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2019-01-28 10:10:22)
分类: 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一、课题研究的来源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化,新课程理念已经被广大中小学教师所接受,可我们发现,尽管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时闪烁着靓丽火花,但整体效果还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中无论是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学方法、师生角色定位,还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细节,都存在着许许多多的问题:理念与行为脱节,教学成果与先进经验的引进吸收变成了简单的模仿,单纯的理论学习由于缺乏实践案例的支撑变得枯燥乏味、有些甚至于新理念格格不入……

如何融合理念与行为,是广大一线教师迫切需要解决地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关注学生,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自己教学的出发点,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教学实效,将实效作为自己教学的落脚点。更需要我们关注教学实践操作层面,关注教学细节,关注教学实效,关注教学智慧,关注自身专业发展。

教育部《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学中“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 的重要方式,学生的 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迫在眉睫。课改,让课堂充满着生机和活力,成为学生个性张扬和生命涌动的舞台。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文化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能力、学习习惯、情感态度等各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学生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要素,新课改中提出把课堂学习的时空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的主人。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不仅面向学生的现在,更要注重面向学生的未来。新课程要求采用“互动式”教学势在必行。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开始思考怎样在新课程理念下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于20191月向学校提交了《数学课堂中师生互动有效性研究 》的课题申报表 。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强调师生交往,构建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的动态过程,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置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动态信息交流,通过信息的交流实现师生互动,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补充。

教学手段的“一取一舍”,教学过程的“一张一弛”都会闪现教师的智慧之光,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对教师教学素质的一种打磨,是教师教学经验的一种积累,是对教学现实的一种思考。本课题组认为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通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师生共同营造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谨有机统一的积极地课堂气氛。将三维目标融合为一体,促进每个学生的达成与发展。凝聚教师的向心力,实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凸显“以人为本”的价值观。让教师展示自我、提升自己,更实现了自我发展。

三、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课题研究,形成一套教学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将行为互动、情感互动、认知互动三者有效的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使自己的课堂角色发生变化,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比较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进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让教师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研究热情,形成一支教学能力水平过硬的教师队伍。

3、通过研究使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学生学习方式开始多样化,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要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在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的同时,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逐步形成新的课堂环境。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1、新课程实施中师生互动方式的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中师生互动的不同要求,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师生互动方式的内涵,提炼、概括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相一致的师生互动方式的要素和特征。

2、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

通过观测和调查,对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互动方式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现状的方式和途径。

3、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呈现的案例研究选择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方式有效性较高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从中呈现的特征和规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促进教师对课堂管理进行变革的研究

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更新理念,变革管理行为,为师生互动的方式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课题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充分查阅资料,借助各种相关的理论和经验,指导课题研究。

2、调查法:通过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了解 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相关情况。

3、行动研究法:运用行动研究法,改进和总结课堂中师生互动的途径和方法,滚动式推进研究过程。

4、经验总结法:通过各级各类公开课、示范课活动,及时总结、调整和完善;重视资料的积累,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和经验总结。

六、研究过程实施步骤分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20191月——20192月)课题申报、主持人上岗培训、开题

 2.实验阶段:(20192月——201910月)本课题研究的课堂实践:

1.探索课堂教学策略

2. 建构课堂教学模式

3. 逐步形成自主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4. 编制教师研究手册

3.验收阶段(201911月——201912月)资料的收集与整理、结题。

七、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完成课堂案例论文

2.完成以下论文与报告

3.关于数学教学方式转变研究的若干建议

4.数学教学方式中不断探索,创新“教与学”的最佳方式

5.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要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八、课题研究的具体分工:

主持人:顾荣华 (负责各具体内容的实施)

课题组成员:沈健、 龚林娟

课题的指导、资料收集、总结等工作:沈健

组织学习培训指导实施:龚林娟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和实施:

1、每两周组织一次研究工作的汇报学习和讨论研究的组会;

2、课题组各专题成员必须按质按量按时地完成工作;

3、负责各专题的成员,在整个研究实验过程中应有相应详细的文字图像记录,所有资料材料都应当归档保存,未尽事宜另行安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