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31从心所欲,不踰矩

标签:
情感 |
分类: 生活 |
每个人都拥有时间,但不是每个人都懂得珍惜。别等到暮年才感叹年华的流逝。把握当下,不要把最精彩的人生过成最无奈的遗憾。



从心所欲,不踰矩
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
不去做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昨天终于把《幸福到万家》的电视剧看完了,接下来看电影了。
《夏夜追风》大学开学前的暑假,勤奋好学的奥登遇到了神秘的伊莱。通过一次次的夜出探索,伊莱帮奥登体验到了她不曾拥有的无忧青春。
在青春这样的阶段,原生家庭、友人和爱人的牵绊,以至于隐藏在尘世间尚未展露的,正慢慢渐渐落在肩上;也是在青春这样的阶段,少年拥有着勇敢、洒脱、真挚、不拘小节的力量,一入红尘却也没多少杂念,还用不着去负担什么、看破什么。希望这种力量永远不会离之而去。



从心所欲,不踰矩
随心所欲不逾矩出自《论语·第二章·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翻译,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物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不觉得不顺;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越出规矩。"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
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社会隐喻:
社会这句话多是指一件事情顺其自然,有自己的尺度就好,凡事不过于刻意安排,顺其自然,似乎有一种消极的意识形态,但也是现在社会缺少的一种意识,
正所谓,船到桥头自然直,每一件事情都有自己发展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