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聚乙烯吡咯烷酮的加工、特性及应用

(2014-03-23 11:14:15)
标签:

聚乙烯吡咯烷酮

聚乙烯聚吡咯烷酮

pvp

pvpp

加工、特性及应用

华东理工大学 胡国华 

由N-乙烯吡咯烷酮(NVP)聚合而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PVP)是一种绿色高分子产品,是重要的水溶性酰胺类精细化学品,这种功能高分子化学品已有近70年的发展历史,产品包括NVP的均聚物、共聚物和交联聚合物三大类。PVP具有优异的溶解性、低毒性、成膜性、化学稳定性、生理惰性、粘接能力等,广泛用于医药医疗卫生、化妆品、食品、饮料、酿造、造纸、纺织印染、新材料、悬浮及乳液聚合分散稳定剂等领域。交联聚合物聚乙烯聚吡咯烷酮(PVPP)的研究发展比较晚,它是由NVP在特定条件下加交联剂聚合而成的,不溶于水、强酸、强碱以及一般有机溶剂,只能在水中溶胀,可呈现出软凝胶、白色粉末或是多孔粒子形态。它的水不溶性以及生理安全性、吸水性、络合性等优良特性,在医药、食品工业领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我国目前PVP和PVPP产品主要依靠进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PVP和PVPP的需求量将不断增长.

一、PVPPVPP的性能

商品PVP是白色或乳白色的粉末固体,由聚合度可变化的线型NVP基团组成的聚合物。其平均分子量级别一般用K值表示,K值通常分为K-15K-30K-60K-90,分别代表1000040000160000360000的分子量范围。PVP无味、无臭、同时,几乎无毒,对皮肤和眼均无刺激,对皮肤也不过敏,在生理学上是安全的。PVP的结构中,形成其链和吡咯烷酮环上的亚甲基是非极性基团,具有亲油性。分子中的内酰胺是强极性基团,具有亲水和极性基团作用。这种结构特征使PVP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形成的水凝胶强度较低,还会有一定的气泡。PVP也溶于许多有机溶剂,如烷烃、醚、酯、酮、氯化烃,PVP可从甲醇、水、二氯甲烷和氯仿中成膜,膜光亮,透明,易吸湿,薄膜的密度约1.25,折光率为1.52PVP具有显著的结合能力,可与许多不同的化合物生成络合物。它的增溶作用,用于增加某些基本不溶于水而有药理活性的物质的水溶性;分散作用,可使溶液中的有色物质、悬浮液、乳液分散均匀并保持稳定;吸附作用,吸附在许多界面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界面表面张力。

PVPP为纯的乙烯基吡咯烷酮的交联均聚物,为易流动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粉末,具有吸湿性,有微臭,不溶于水和乙醇、乙醚等所有常用的溶剂。交联的PVP或者其共聚物(共混物)不溶解于水,但能够吸收水分,成为水凝胶。一般情况下,把交联PVP水凝胶、交联PVP共聚物水凝胶以及PVP与其它聚合物共混交联所得到的水凝胶,统称为PVP水凝胶。PVP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医药卫生以及生物医学工程材料领域有重要的用途,是一类重要的水凝胶材料。PVPP具有与PVP相同的与多种物质(如导致葡萄酒等饮料变色的各种酚类)络合的能力,并因其不溶性而易于过滤后除去。

 

二、 PVPPVPP的制法

     PVP的制法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传统的乙炔法(又叫Reppe合成法),早在1938年,著名的乙炔化学家Walter Reppe .J在实验室中首先合成出PVP。该方法以乙炔为主要的起始原料,故称乙炔法,是发展至今最为成熟的合成及生产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的方法。 Reppe法是有机合成工艺中最重要的工艺路线之一,至今美国GAF和德国BASF公司仍采用此法来生产PVP和其它相应的产品,仅进行了很小的工艺改进。该法的优点是基础原料乙炔易得,但生产γ-丁内酯需由乙炔经三步反应获得,合成路线长,设备投资大,只适合大规模生产而不适合中小规模生产,同时炔加成中,采用KOH作为催化剂,生成物中有水生成,而即使微量的水存在也会影响催化剂的活性,且会使吡咯烷酮开环,生成副产物,从而降低目标产物的收率;二是 羟乙基吡咯烷酮(NHP)脱水法, 这一方法的研究是针对乙炔法的不足而产生的,以γ-丁内酯为起始原料,故又称γ-丁内酯法,是近年来研究最多的方法。该法合成PVP单体的共同点为:γ-丁内酯与乙醇胺反应生成NHP,然后由NHP脱水反应得到NVP。根据NHP脱水方式的不同,γ-丁内酯又分为直接脱水法和间接脱水法两种方法。

    NVP 在碱性催化剂或N,N-二乙烯咪唑存在下进行聚合、交联反应而成粗品,再用水、5%醋酸和50%乙醇回流至萃出物≤50 mg/kg为止(约三小时以上)。

三、PVPPVPP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PVP是一种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吸附络合性、水溶性等性能,其交联产品不溶于溶剂,同样可以用来作为食品工业的吸附剂或澄清剂。

(一)在酒类中的应用 

    PVPPVPP 已在国内外用于提高啤酒、葡萄酒等酒类的稳定性。其提高酒的稳定性主要是通过对酒中单宁的特征吸附。

    PVPPVPP的分子结构中具有羰基,易与羟基通过氢键而结合。而酚羟基因其氧原子与苯环上的碳形成共扼大π键,则与PVPPVPP上的羰基形成氢键的能力更强。单宁分子结构中具有多个酚羟基,因而PVPPVPP对其具有特征

吸附。而与蛋白质缔合能力更强的聚合单宁,因聚合其分子结构中原有的共扼大π键重组为更大的共扼π键,使酚羟基形成氢键的能力更强,因而PVPPVPP对其的吸附也更强烈。

在酒和醋等的生产过程中使用PVP也能起到同样作用。交联PVP在啤酒和茶饮料中的应用尤为广泛,啤酒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与啤酒中的蛋白质结合,生成单宁大分子复合物,会严重影响啤酒的风味,并缩短其保质期。而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能够与啤酒中的单宁酸和花色苷络合,从而使啤酒澄清,且提高啤酒的储存稳定,延长保质期。

另外,通过在黄酒中的应用实验发现,按最佳工艺条件(PVP用量以0.600.80mg/ml为宜,吸附时间以3060min为宜),以PVP吸附处理新酿制的及一年左右酒龄的黄酒,以自然存放法试验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新酒存放6个月,一年酒龄的酒存放12个月,肉眼基本不能观察到浑浊物质。在黄酒的稳定期内,基本无冷混浊现象。

(二)在软饮料中的应用

近年来,茶叶深加工产品—茶饮料因为具有保健功能、携带方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产量也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但是,在茶饮料的生产过程中,茶叶中的茶多酚大部分转移到茶饮料产品中。如果将它们全部保留在茶饮料产品中,则会因茶多酚与蛋白质结合等原因而产生褐变、沉淀,影响茶饮料产品的澄清度、稳定性和货架寿命,但研究人员发现可以用交联PVP吸附剂吸附除去茶饮料中过多的茶多酚。

 交联PVPPVP单体的交联聚合物。从结构上分析,交联PVP分子结构中存在类似于蛋白质的内酰胺结构,具有较强的生物相容性和极性。同时,交联PVP分子结构中的N原子和O原子上含有孤对电子,能够与活泼氢形成氢键。因此,交联PVP对茶多酚的吸附活性点,是内酰胺结构中的N原子和O原子。交联PVP对茶多酚具有吸附性的本质,是形成氢键的化学吸附。与此同时,在与茶多酚的吸附过程中,交联PVP的状态为水凝胶结构,其三维网络结构中同时存在自由水和结合水,其吸附活性点与水凝胶中的结合水达到饱和吸附。在吸附过程中,溶解有茶多酚的茶水,与交联PVP水凝胶三维网络结构中的自由水发生交换,溶解有茶多酚的茶水进入交联PVP水凝胶的三维网络中。然后,茶多酚与交联PVP吸附活性点上的结合水发生交换,茶多酚顶替水分子与交联PVP吸附活性点形成氢键,从而完成对茶多酚吸附。另外,在吸附活性点上的结合水被茶多酚完全替换之后,水凝胶中的自由水中仍然溶解有少量的茶多酚。在过滤之后,不残留在处理后的产品中,也可以看做被交联PVP吸附。

采用交联PVP试验发现,PVP可以吸附除去茶水中过多的茶多酚。其适宜的处理条件是:交联度0.5%,处理温度30℃,处理时间30min,交联PVP用量为7gL,茶多酚的吸附率为6683%。所以在茶饮料中,使用PVPP可大大降低茶多酚的含量,且PVPP不残留在茶饮料中,可重复使用,大大降低成本。

PVPPVPP 能与特定多酚化合物(如单宁)形成络合物,使其在果汁饮料中也能起到澄清作用和防凝作用。

 

 

若您对上述文章中相关技术问题需要交流、合作,可与我们研究组联系(hgh@ecust.edu.cn,18918830973http://blog.sina.com.cn/huguohua


 (如要将该文粘贴和转载到其它媒介上使用,请尽量先获得我们课题组的同意,不经同意随意转载尤其是用于媒介商业目的的不署单位及作者名字的,我们将保留以法律起诉侵权媒介的权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