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北京下起了中雨,决定入夜出去体验一下雨中散步的感觉,目标:东城南锣鼓巷。
也许因为是中央戏剧学院的所在地,古巷到处充满了艺术气息。两侧的小咖啡厅,小酒吧,特色小餐厅鳞次栉比,最小的酒吧只有十平米,屁股小点儿的能勉强挤下四五个客人,屁股大点儿的,就只能装下三四个人了,眼瞧着俩老外为了省地方,坐在酒吧的窗户上,大屁股撅到了胡同里。装饰风格更是古今中外,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大有一条胡同要装饰出整个北京的历史沧桑来。
在雨中散步,不同的照明场景能让你从恐怖片,历史片,一路欣赏到言情片……
刚开始,脚接触到刚渗进鞋子的雨水,感觉冰凉冰凉的,雨水刺激神经把注意力放在了避雨上,人缩起脖子,上下都感觉紧巴巴的。在昏黄的路灯下,上面根据风向调整着雨伞,下面根据路面的状况,调整着步伐,深一脚浅一脚,小心翼翼,摸索着前进,有点儿像是红军过草地的感觉,浪漫的同时尽量保持鞋子的干爽。
随着踩到水坑的几率越来越高,鞋开始湿了。雨越下越大,雨伞遮上不遮下,裤脚也开始湿了,慢慢上衣也开始湿了……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脚不冷了,躲雨的敏感度越来越小,手里的伞渐渐成了摆设,哪儿水多就想往哪儿踩,雨伞被挥舞过,电线杆被搂过,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被唱过。被浇透了的快感在浑身上下漫延着,终于感受到雨的美妙,找到了雨中散步的浪漫。 还意外体验到事务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说的“度”,一但过度,感觉就会截然不同。就像一个罐子,裂一条纹,粘一粘;裂一堆纹,包一包;要是罐破了,就可以拿来摔啦!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