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职场叶二娘: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罪孽(一)

(2006-05-09 17:44:39)
分类: 武侠职场系列

职场叶二娘:有多少成功,就有多少罪孽(一)

 

1)数钱的和卖人的

 

有许多胡说八道,就象是男生寝室中的臭袜子一样,无处不在无所不有,天长日久就获得了存在的依据。所谓“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谎言重复一百零八遍,就成了真理。比如说,要奋斗就要有牺牲,就是这样一句最典型的胡说八道。这句胡说八道重复的久了,许多人就信以为真了。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的重点,不在奋斗上,而在牺牲上。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的另一个重点,是奋斗者和牺牲者不是同一个主体,牺牲者与奋斗者的奋斗目标毫无关系,即使有关系,等牺牲者牺牲完了,也没关系了。

 

所以,信奉这句话的有两种人,一种是被人卖了数钱的,一种是着急找人要卖掉换钱的。前者就是“牺牲”,而后者,就是想牺牲前者的人,很多时候,后者要卖掉前者只是出于一种销售冲动,甚至不惜无利可图,只要前者“牺牲”了,后者就幸福得不得了。

 

事实上,奋斗与牺牲搭不上半点干系,如果说二者真的有什么关系的话,那么,奋斗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牺牲,杜绝牺牲,任何打着奋斗的幌子要求别人牺牲的人,都是别有用心。任何为了别人的奋斗而强烈要求牺牲的人,多半是智商出现了什么问题。

 

个体的奋斗,是不会有任何形式的牺牲的,有的只是成本支出,臂如一个人希望成就一番事业,那么他就是冒许多风险,付出大量的劳动,这些风险劳动,这些机会成功,就是他的“付出”,绝不可以叫牺牲的。

 

群体的奋斗,如果不能够使得群体中的大多数人获益,或是要求于另一些群体“牺牲”,那么这个群体的奋斗目标就一定有问题,理由很简单,奋斗的目的是服务于群体的,是以提升群体的生活质量为标地的,一旦出现了与目的相孛的事情,这个“奋斗”多半是被人塞进了私货。

 

牺牲这个东西,是一个很纯洁的概念,它源自于生物界的利他主义本能,是一种非常高尚的极端行为。说牺牲是一种“极端”行为,那是因为牺牲只有在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形下才会发生,譬如,草原上的野马在遭遇强敌的时候,会有几只为维护马群而落在后面,很容易被狼群捉住吃掉。同样的,人类在自己的同胞遭遇到危险的时候,也时常会有英雄挺身而出,保护了他人而牺牲了自己。这样子的牺牲,是非常令人敬仰的,也是我们需要学习并效法的。

 

但是,牺牲绝非是一种常态,常态的生活应该是和谐和的、幸福的,牺牲的目的正是维护这样一种常态。

 

而奋斗则是人生的常态,是为了人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而做出的努力,这一努力的过程贯穿人类社会的始终。

 

需要有人做出牺牲的极端状态,不是奋斗,而是生存的窘状。

 

这就是说,奋斗的过程原本是为了减少“牺牲”而做出的努力,有时候,这一努力也会涂抹上浓厚的悲剧色彩,比如说群体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不得不减少目前的资源分配,而将好钢用在刀刃上,这一牺牲的过程最常见于我们的历史之中,无一不是悲怆而壮烈。

 

但是,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这种悲壮的牺牲是极端情况下的极端措施,是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的,不是我们日常生活的常态,更非是我们奋斗的目的。

 

疏失了这一点,就会出现为了“牺牲”而“牺牲”的反常情况。

 

那么我们为牺牲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所谓牺牲,就是个体为了他人或是群体为了更多人的利益而放弃自我的权利主张。这种权力主张的放弃是一种极端表现,而非常态。

 

我们需要着重说明的是后面半句话,失去了这个条件限制,牺牲就成了我们在文中开头所说的“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的事件发生。

 

“被人卖了还要替人数钱”毫无疑问也是一种牺牲,但这一牺牲因为毫无必要而导致了黑色幽默的效果。

 

毫无必要的牺牲,就是误将极端状态下的观念和行为应用到常态之中来。举例来说,战争期间的勇士献出自己的生命,为自己的民族赢得生存空间,这就是最为壮烈的牺牲,而在和平年代,为了捞起一根被洪水冲走的木头而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就是毫无必要的牺牲。

 

再比如说,为了维护女同事的安全,勇士挺身力斗色狼,不敌身死,是为壮烈的牺牲。为了抢工期,加班加点,坚决不肯休息,累死在工作岗位上,这是主管领导人事安排上的失误,是一种愚蠢到家的行为,而决非是什么牺牲。

 

所以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这句话,只在一种极为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成立。失去了这一特殊条件,这句话就沦为了荒谬,就是典型的胡说八道。特殊而极端的情况是很少遇到的,而正常情况下,奋斗归奋斗,碍不着牺牲什么事。

 

正确的说法是:在为群体奋斗的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一些人更多的付出,但这种奋斗必须是群体的而非个人的,这种付出必须是有所补偿的而非是毫无代价的。失去了这两个条件,这个奋斗就失去了意义。

 

但是,世界是五花八门的,对日常现象的判断每个人各有不同,你所认为的生活常态,在另一个人来说或许已经是“极端”状态了。这一差异化造成了我们世界的丰富多彩,也造成了太多的矛盾与冲突。这就迫使我们考虑一个问题,评价生活是否处于常态应该以何为标准?

 

这个标准实在是太重要了,因为它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与“悲壮的牺牲”之间的分界线,一旦判断失误,就会搞出人生悲剧来。

 

判断这两种不同事物的状态,有两个基本要点,第一,奋斗是“谁的奋斗”,要知道生活中有许多信奉“要奋斗就会有牺牲”的人,都是一些为了烤熟自己的一只鸡不惜烧毁邻人房屋的极端自私者,他们真正的心理活动是“我奋斗,你牺牲。”为了这种极端自私的人而牺牲自己,无疑是没有任何必要也没有任何价值的。

 

第二,日常生活中的所有“牺牲”都是必须要获得补偿的,利益一元化的社会早已成为过去,我们现今处在一个利益多远化的时代,一个人的牺牲总是以另外一些人无偿获得为特征。如果失去补偿,就会出现拆掉你的房子只为了搭建别人家的狗窝这种事情,因为“奋斗者”是不会考虑牺牲者的成本的,只有补偿规则才会起到防范“恶性牺牲”行为的发生。

 

武侠职场中的叶二娘,在这个问题上就犯了糊涂,事实上,糊涂的不只是她一个人,所有了解她的际遇的人也都无法做出判断,她究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呢?亦或是为了爱情而做出了惨重的牺牲,从而将她的人格升华到一个令人景仰的高度呢?

 

这个问题,还真不好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