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深圳青山之38:梧桐山凌云道-小梧桐-大梧桐944米

标签:
深圳梧桐山凌云道沙头角梧桐路 |
分类: 亲历深圳青山 |
2012年12月28日清晨出现一年之中难见的大晴天,空气透明清晰,能见度也超高,这是郊野徒步的特好天气,我在家里坐不住了,出了门,但到哪里去呢,预先没有计划,该走的都走遍了。
想起我们团队队友中,老尚没有登过梧桐顶,经常喃喃着叫谁陪他走一趟,今天是好机会,临时约了他在罗沙路的长岭站会合,205、103、311公交都经过这里,在长岭车站口的梧桐山管理大楼的左侧有一条公路(梧桐山南路)可以直上凌云登山道口,在梧桐山南路口,有一个刻有“梧桐山”三个字的大石碑。
没有准备,连皮鞋和牛仔裤都还是正装模式,时间紧凑,都顾不得了,路上连忙电话约他,老尚拖到临12点才到达凌云道登山口。
2010年冬天,我沿凌云道登过梧桐顶,尝到山道险恶,简直是垂直直上600多米高的小梧桐,在它的之后还有恐怖的好汉坡。
就是因为如此才显得特别具有挑战性,2012年即将结束,我也得借此来考验一下体能,梧桐山毕竟是深圳第一高山,944米海拔,而且登山爱好者几乎是从海平面开始上登的。
再次攀登凌云道,因为心中有准备,反觉得轻松一些。大凡心中无底数,特别是不知前方还有多远、难度怎么样时,心中空劳劳的,一紧张心跳就加剧了,显得更累。
所以没有登过的山,事前一定要做足功课,现在网络资料丰富,再怎么也都可以找到相关参考资料,如果手中有GPS和测高工具,那就有数据参考,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当今信息世界,掌握信息资源就是掌握财富,传统的精神物质两重性界限已经模糊,时代在进步,哲学也应有所调整。
今天是周五,登山的人不是很多,但梧桐山仍然是深圳市民登山首选,但不管如何,我们始终是登山者中最年长者之一。
虽说心中有底,但凌云道的难度是不变的,从登山口开始算起,垂直向上500多米,在最陡峭的一段,要手扶着栏杆一步一步向上登,既不敢像下看,也不敢向上望,这样说来,在它之后的好汉坡真不在它的话下。我们花了1:23分钟到达小梧桐顶,间中小休息几次。
按我们正常的登山速度,大约10分钟可以登100米高,但这样连续盘上,我们做不到如此速度,一点缓冲的机会都没有。
今天登好汉坡120米高耗时16分钟,这也是我的极限速度。
与前两年相比,梧桐山增加了不少人工景观并将山路纳入绿道体系,称梧桐山绿道,有了路标和介绍,沿路路径也有了它的名字,除了原有的泰山涧外,又有秀桐道、碧桐道、倚天径、山茶径、葫芦径、凤凰径、红花荷径、山海径等等,路上可以看到,还有不少路径、观景台和亭台楼阁正在兴建。
我们选择了沙头角作为我们下山的出口,以往没有走过,这是梧桐山绿道的秀桐径,虽然也比较陡峭,但与凌云道却不能同语,只是其中有好几段不规则的石头路,攀爬有点辛苦,只能一步步慢慢走,千万不能出事故。
除了望见沙头角的一片海湾外,秀桐径几乎没有什么可赞赏的景色,要观景应当选择往盐田方向的碧桐径。
沙头角的下山口在梧桐路,是罗沙公路西侧的叶屋西街进入到梧桐路,应当是有好几个登山口,我们在梧桐路2108号的有扶梯的小石阶路下山,68路公交路经梧桐路,我们从梧桐路走到罗沙路,已经到18:30黑漆漆的夜幕下了。
今天天色晴朗,四周景观尽收眼底,我上梧桐顶多次,大部分遇到的都是云雾缭绕的天气,曾经遇到过“伸手不见五指”的情景,所谓的“梧桐烟云”可能就出自此处,尽管今天午后多云,但能见度还是很高的,一览众山小,四周的山:远自排牙山、七娘山,近处梅沙尖、马峦山、园山,甚至若隐若现的大亚湾核电站都可以望见,更不用说南海海面,大鹏湾、盐田港、盐田区貌、港属沙头角、明斯克航母,仙湖、深圳水库、大望村以及香港的山、香港的海和香港海上岛屿等等。
大梧桐山顶也可以将梧桐山郊野公园完整俯览,山下各条通道,群山峰和它的观景亭,这么多年了,我还是第一次对梧桐山有了整体印象。
群山重叠,山海交错,构成深圳最美的画圈之一。1993年梧桐山被评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9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梧桐山以其特有的魅力荣膺是深圳八景之列。
11:59
12:16
12:48
13:22
14:50
15:16
15:50
16:00
16:10
16:23
16:37
17:20
17:52
18:16
2013-1-4补记:
从凌云道登梧桐山可以从长岭的“梧桐山管理大楼”背面的登山道上攻,也可以从65路公交“长岭沟”站(万科东方尊裕、晴山月楼盘)左侧登山道上攻,比从梧桐山南路盘山路上攻耗时短,补记特留几张照片供参考。
2012年12月28日从碧桐道下山至沙头角梧桐路时,因天黑,在海拔170米路标位置向右下山,那是一条尚未铺设完成的石阶路,沿狭窄小路下山,在沙头角梧桐路2108号位置出口,比较合适的是选择沿标明的路径前行,在梧桐路的盐田区医院,又名深圳第七人民医院左侧的“碧桐道”登山口下降,石阶路整齐,比较好走。现补记几张照片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