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河路一撇

标签:
旅游娱乐文化历史 |
分类: 旅游 |
以前在上海,黄河路常路过但没有引起注意留下印象,国际饭店位于黄河路路口,印象深刻的是国际饭店。早年的红色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中陈阿男的一句经典台词“不过是吃吃国际饭店
而已”,若干年后黄河路曾经辉煌过,而最近又是因为电视剧《繁花》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之中。黄河路成为了网红打卡之地,沿路餐饮业随之兴旺起来。

从人民广场地铁口出来,首先看到国家饭店的大门,往黄河路方向走,就看到了杏花楼(黄河路店),杏花楼是“中华老字号”,粤菜名家,历史可以追溯到1851年从广东来沪的陈姓青年开的糖水铺,现在已发展为(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传统月饼豆沙、莲芸、椰蓉、五仁作为月饼界的“四大金刚”得到沪上及全国消费者的认可。


路过国家饭店,看到周五的傍晚有许多人在排队,寻着队伍向前走,看到了国际饭店西饼屋,这里的蝴蝶酥等点心也是网红产品,但的确好吃,历史悠久。

沿着黄河路走到第一个路口,迎面就是因繁花而引人瞩目的台圣园,这家创始于1993年的餐厅位置在电视剧《繁花》里正是黄河路餐饮界的风标。


正是周五晚餐时间,客人不少,大桌需要排队等座了,好在我们人少,有座位不用等。来都来了,品尝一下吧。现在餐厅主推的是繁花套餐,根据人数制定了几套菜单,我们吃饭的人太少,套餐就不适合了,点了几样小菜,四喜烤麸、老上海熏鱼,主菜是响油鳝糊,外加鲜菌汤,米饭管饱。




吃饱之后,看到对面就是长江剧场。原址上的长江剧院可以历史悠久,100年前匈牙利人邬达克设计师设计建造了卡尔登大剧院,专门放映美国派拉蒙公司电影和外国歌舞剧,抗战期间曾经演出话剧,“孤岛”时期,周信芳在此上演进步京剧。1993年底原剧场被拆除,建造鸿祥大厦,2018年改建剧场恢复长江剧场重新开幕。(资料来源于豆包AI)
《繁花》里汪小姐喜食排骨年糕,平时早餐、晚餐,情绪不好时都是吃年糕,电视剧播出后黄河路上冒出多家排骨年糕点,大多以汪小姐做卖点。这家店还将汪小姐三个字注册了,看来要做百年老店的决心很大滴。


城市食堂也是网红店之一。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饿了就要吃饭,天天要吃的,食堂是最好的谋生产业,一个饮食店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几个要素是卫生、味道、性价比高。同样一碗面不同地段卖不同的价格,很大程度在于店铺的租金高低。

继续沿着黄河路走,有一家皇家食府乾隆餐饮,噱头、模子都有了,不知道咪道如何。

黄河路上的粤味馆也是一家老店了,粤菜为主、沪菜为辅,五层大楼都是餐厅,据说,沪上本地人更愿意选这里聚餐,比如退休老教师们。

黄河路并不长,路两侧的餐厅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繁花带来的红利催生了又一轮的繁荣,但愿长长久久,兴隆发达,成为大上海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城市食堂也是网红店之一。民以食为天,每个人饿了就要吃饭,天天要吃的,食堂是最好的谋生产业,一个饮食店能够成功很重要的几个要素是卫生、味道、性价比高。同样一碗面不同地段卖不同的价格,很大程度在于店铺的租金高低。

继续沿着黄河路走,有一家皇家食府乾隆餐饮,噱头、模子都有了,不知道咪道如何。

黄河路上的粤味馆也是一家老店了,粤菜为主、沪菜为辅,五层大楼都是餐厅,据说,沪上本地人更愿意选这里聚餐,比如退休老教师们。

黄河路并不长,路两侧的餐厅林林总总,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繁花带来的红利催生了又一轮的繁荣,但愿长长久久,兴隆发达,成为大上海的一个小小的缩影。
摄于2024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