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送餐,是关爱还是溺爱

(2023-02-04 15:12:32)
标签:

教育

名师工作室

分类: 教学评论

送餐,是关爱还是溺爱

现在学校门口的一道风景线,就是小学和初中接送孩子的家长大军以及高中家长的中餐与晚餐的送餐大军。对于家长送餐,疫情期间,学校基于疫情防控的考量,是不允许的。现在,学校允许家长送一餐,但有些家长仍然千方百计地要求中、晚餐都送。

家长送的饭菜是不是一定是精致的饭菜?我观察过,一小部分家长送的饭菜有菜有汤,品种也有几样,大部分家长送的饭菜也是普通的,并不比学校食堂饭菜好多少。既然这样,家长为什么还有来送餐,而不是让孩子在食堂就餐?我想可能有多个原因:

一是以示重视。孩子学习不仅是孩子的大事,也是家庭的大事,父母当然要为之付出。既然在学习上帮不了多少忙,那就在后勤上多出点力,让孩子吃好喝好。

二是迫于攀比。一些孩子看到别的家庭来送餐,也要求父母送餐。或者,一些学生的家长看到其他父母送餐,怕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也来送餐。总之,再苦不能苦孩子。有少数家长自己走不开,就让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孩子的爷爷奶奶来送餐。

三是孩子娇惯。一些学生从小没有吃过苦,食堂的饭菜当然没有家里的饭菜适合自己的口味,因而,一些学生就向家长诉苦,要求家长送餐。家长可能一开始也不是很愿意,但架不住孩子的一再要求。

家长送餐,看起来乐此不疲,实际上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小的。为了送餐,家长的一方可能就要终止工作,全身心投入到为孩子服务中来,这样一来,少数家庭的经济负担陡然加重。

送餐,从表面上看,是对孩子的关心,是为了确保孩子以最大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但从长远来看,对孩子的成长是弊大于利的。

首先不利于培养孩子自立的能力。孩子在食堂就餐,排队等餐、选择饭菜、清理餐桌等,都是一个适应社会的预演。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远走高飞,可是现在却不给他们练习高飞的机会。一个在父母呵护中长大的孩子,将来适应社会的过程肯定是艰难的。

二是不利于培养孩子自强的能力。家里的饭菜肯定可口,可是将来孩子是要在社会中谋生的,社会上的“饭菜”肯定没有家里饭菜可口,但为了生活,必须得吃下。为了让孩子将来能够吃得下社会的饭菜,现在,家长就要让孩子吃得下食堂的饭菜。

三是不利于培养孩子健康的心态。父母送餐,一对一服侍,可能会使孩子形成养尊处优的心理,把自己排斥在学校的大环境之外。同时,孩子吃“独”食,也让孩子失去了与同龄人交往、交流的机会,不利于孩子形成社会化人格。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我们都理解,也都支持。但是,一些家长的做法与他们的想法却是背道而驰。因而,送餐的家长三思而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