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具象建筑现象”的评论

(2013-12-18 17:23:06)
标签:

具象建筑

房产

分类: 论建
谷歌设计网最近推出的想法专辑要求大家对“具象建筑现象”做出自己的评论,我也有幸被邀请。我觉得被大家围观的各种具象建筑,主要的问题不在于具象,而是为了具象牺牲了建筑尺度下空间体验的真实性。发言如下: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一般不倾向于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出抽象的理念,而更喜欢用类比、象征之类的经验思维方式在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而用建筑来模仿另外一种具体的事物符合这种思维方式。我并不认为只要是具象就是可笑的,该批判的,应该从具体案例来就事论事。小提琴和钢琴组合的建筑,功能上还算合理,但模仿得过分肖似让它失去了在建筑自身尺度上的一种真实感。天子大酒店强行把酒店直立高耸的体量与本应有些姿态的人物雕塑整合为一体,结果作为酒店不够好用,作为雕塑也僵直古板。

这些具象建筑的失败,总而言之是在极力模仿一种具象形态的过程中失去了建筑在它自身的尺度和与人的关系意义上的真实感。

其实,将建筑以外的一种事物作为构思的灵感,激发并调动诸如功能、空间、构造、结构等各种建筑必备要素的参与,最终实现一种“似与不似之间”,也就是将被模仿的事物的活力充分体现在完成的建筑作品中,又不失建筑在自己特定尺度上的真实感,这样的模仿是无可厚非的。比如鸟巢,在形似的同时并未失去作为建筑的真实尺度和体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