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条目——为什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2013-11-11 17:08:37)
标签:

城市历史

罗马

十万个为什么

旅游

分类: 论建
注:在条目编排上,这个条目与前一个《为什么说罗马城不是一天建起来的》合成一个对页,都以西方谚语为切入点,在讲历史知识的同时涉及到发人深省的问题。上一条着重突出了城市正因为不是短期可以建设完成,叠加了不同时代、不同价值观和不同目的导致的有时相互矛盾痕迹,才拥有其魅力。这一条除了讲述古罗马道路营建的技术知识之外,突出了正是由于道路和对外交通系统对城市的影响。最后一段限于篇幅在最后出版的版本中删去了,这里补充上。

为什么说“条条大路通罗马”?

“条条大路通罗马”是一句西方谚语,比喻到同一个目的地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与汉语成语“殊途同归”的含义相似。那么,这句谚语是如何产生的呢?

这条谚语与古罗马的道路系统有关。古罗马以罗马城为中心,经过几个世纪的对外扩张,成为一个横跨欧洲、亚洲和非洲的大帝国。而古罗马的道路系统正是随着征服战争的深入和疆域的扩大而逐步建设完成的。据统计,古罗马人总共建设了80000千米长的硬质道路,这些道路成为地中海地区规模宏伟的古代交通运输网。

公元前312年,监察官阿庇乌斯·克劳狄监督、建造的阿庇亚大道,是古罗马最早建设的一条大路,它从罗马城往东南方向延伸,到他林敦(今塔兰托),长261千米,后来又延伸到亚得里亚海岸。从阿庇亚大道的中途延伸出支线到墨西拿海峡的莱吉乌姆,称波匹利亚大道。到公元前2世纪初,又有四条大道从罗马向四面八方伸展:西北方向有至热努亚(今热那亚)的奥勒利亚大道,向北有至亚得里亚海岸的弗拉米尼亚大道,向东有横穿亚平宁半岛的瓦莱里亚大道,东南方向在卡普阿附近有与阿庇亚大道连接的拉丁大道。另有无数支线通向罗马各大行省。其他还有从不列颠到两河流域、从多瑙河到西班牙和北非的道路,它们也是古罗马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兴盛的时候,以罗马城为中心,北至英国、南至北部非洲、西至伊比利亚半岛的大西洋海岸、东至波斯湾都是古罗马道路包含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谚语就流传开来。http://s4/mw690/001Arrcrty6E8FAZkQ323&690

位于土耳其Sigliki的古罗马道路遗迹(来源:http://www.padfield.com )

古罗马人的筑路技术对后人的公路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在当时,最好的道路是用压平的土壤做路基,在沙子和砂浆上面先铺一层扁平的大石块,再铺一薄层石灰拌砾石,最后铺上的是呈燧石状的火山灰面层,道路厚度为0.9-1.5,用这种技术筑就的路面十分耐久,所以尽管后来罗马帝国衰落了,千百年来路面也一直处于失修状态,但这些古路仍然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古罗马人的道路系统在当时为东征西伐和日常统治创造了条件,后来基督教沿着这些道路传教,中世纪各民族的大迁徙也在这些道路上进行。这套道路系统在整个中世纪为欧洲人所利用,至今保留仍多处残迹。罗马城之所以能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后连年战乱的中世纪幸存下来,并成为天主教教皇的驻地,完善的道路系统使得其交通非常便捷,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

自古以来,对外联系的道路系统对于城市的发展和繁荣都是必不可少的。在古代,道路系统主要包括陆路和水路。古代中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所作最重要的工程之一就是修造以都城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历代都城的水路漕运问题都是选址的重要考虑因素。到了今天,现代化的公路、铁路、内河航线、海运航线以及航空线路更加促进了城市间的联系与沟通,在一般情况下中心城市的重要程度可以从其对外联系的方便程度上体现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