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宋画中的流水别墅

(2010-07-17 11:03:42)
标签:

宋画

江山秋色图

流水别墅

房屋

环境

文化

分类: 论建
富兰克林·托克在《流水别墅传》里面,追溯了建筑师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不朽名作流水别墅的灵感来源。他认为葛饰北斋的浮世绘作品《小野瀑布》是赖特的灵感来源之一。而我将要提到的这幅宋代绘画,赖特肯定没有见过,当时西方人对中国艺术的理解更多局限于西方各博物馆的收藏。

这幅画叫《江山秋色图》,传为南宋画家赵伯驹的作品。但很多专家认为其与北宋徽宗年间的王希孟《千里江山图》应为同一时代。时代提前到北宋了,画家成为无名氏,但绝无损于此长卷青绿山水画的价值。

中国的山水画,并不是对真山实水的如实刻画,而更多为表达“胸中丘壑”。在一定意义上,是城居者对自然山水景观的神往和想象。但古代中国,城市与自然并没有我们今天理解的那么疏离,尤其是注重写生的宋代,优秀山水画家的这种想象是以对自然山水的真实体验为基础的。

http://s16/middle/56b3beb7h8b8d9199c49f&690

这一栋房子架设在瀑布之上,像极了流水别墅所处的地势。山脚下的小片平地,对面山腰间行旅对瀑布的匆匆一瞥,都暗示了瀑布,以及与瀑布已成为一体的房子,所呼应的观赏位置。

http://s10/middle/56b3beb7h8b8d94ae0d59&690

在盘曲的山间,不是经验中的石室或者茅屋,而更像规模很大的宅邸,这寄托了画家自己居于山水间的理想。到了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居山水间者为上,村居次之,郊居又次之。”文震亨在这些都不可得的前提下,写起如何“混迹廛市”的营造技巧。

http://s16/middle/56b3beb7h8b8d9b35441f&690

其实,真正人迹罕至的原始山水不是古人的理想。理想的山水一般要有前人来过,有特别的故事,有前人观赏的角度和心得可以重复,可以做文人的聚会、雅集之所。所以,山水间,建筑是不可缺少的。

http://s11/middle/56b3beb7h8b8d9d92ff8a&690

http://s8/middle/56b3beb7h8b8d9f7762e7&690

在卷首临水的这些建筑才是来自于作者以前的观察和记忆。郭熙说:“店舍依溪不依水冲,依溪以近水,不依水冲以为害。或有依水冲者,水虽冲之,必无水害处也。村落依陆不依山,依陆以便耕,不依山以为耕远。或有依山者,山之间必有可耕处也。大松大石必画于大岸大波之上,不可作于浅滩平渚之边。”可见宋代画家对房屋与地脉关系的观察和体验的细致程度。

http://s7/middle/56b3beb7h8b8da14fe336&690

画的结尾处,长长的一队行旅走过一座结构像极了《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的小桥,他们要往哪里去?行旅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最常见的元素。“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中国古代对瀑布的观感常有对时光流逝的慨叹。而在如流水般的岁月里,世界,也不过是我们所寄居的别墅。

http://s3/middle/56b3beb7h8b8da5992102&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窗外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