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ABBS上旧跟贴系列之一——建筑学的外延

(2006-06-11 11:46:24)
分类: 论建

注:查看以前在ABBS上一些参加讨论的跟贴,有些还是有必要拿出来单独讨论的。以后会陆续搜集在这里。这个跟贴的链接是:http://www.abbs.com.cn/bbs/post/view?bid=1&id=2143454&sty=1&tpg=1&ppg=2&age=0#2143454 ,发表时间:2003-11-05 01:57

J+Q wrote:
从建筑史来看,建筑学的发展正在于其外延的不断扩大。

我不同意建筑学的发展来自于外延的不断扩大。举两个名人的话,一个是现在正当红的建筑师赫尔佐格,他说:

当我们70年代早期在学校时,我们受到将建筑作为社会学的一种形式的训练,那是1968年学科改革后的产物。我们的第一个老师是鲁西斯伯克哈特,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他教我们无论我们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建造;相反,我们应该想,我们应该研究人。这令人鼓舞,但也令人灰心…这时阿尔多罗西来教我们,他告诉我们相反的观点。他说忘掉社会学,回到建筑。这之后,我们复仇般地回到了建筑的建造…在此意义上,罗西可能对我们影响最大。它让我们对意象感兴趣,但我们对他的意象从来没有兴趣,从来不对收集建筑记忆的意象感兴趣。

另一个是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莫天伟老师,他说:

但我觉得这一段时期(指后现代主义时期)对于中国建筑和建筑教育更大的影响,是把建筑(或者称为建筑文化)的概念无限地扩大到建筑这个载体不能包容的范围去了。当然建筑学本身有着广阔的边界,学科外延应该是发展的。但现在的问题是,我们从营造学社、从包豪斯学派开始的关于建筑的概念,其范围扩大到如此之远,凡与建筑有关的领域都已涉足,任何新名词、新学科均可形成一个新的某某建筑学,相信网络建筑学、建筑数字学等将指日可待。外延过泛,内核就空,至少建筑教学,便没有如此大的宽容度。

上述引文均见于ABBS。

我不能说建筑学与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学科没有关系。但建筑学区别于那些学科的最大特征是建筑学本身是感性的。“社会、心理、地理”等因素要用心去体验才能成为建筑设计中灵感的源泉。否则,什么什么问题都解决了,但不能打动人,就不能算是优秀的建筑,就只能是我们在街头在我们自己的笔下常看到的“全面”但平庸的东西。

这就像我们说:“文学是人学。”这是主流对于文学的定义。但文学和人类学的本质区别在于人类学是理性的研究,而文学是对人的深刻的体验。文学是感性的。

拿文学作类比,把文学的外延无限扩大到“修辞学,语言学,人类学,心理学,行为学,社会学,新闻学......”那么,文学什么都是了。

但如果真的那样,文学又好像什么都不是了。

建筑学也同样。这就是我反对广义建筑学的根本原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