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天。
小区门口杏花开艳了,夜光下璀璨怒放。
如此美丽的花让人觉得假,美丽的假。
我和儿子站在树下,仰望星空,任花影迷离,乱了心绪。
儿子说:真的花,开得太好,怎么会感觉假呢?
最真的假和最假的真是不是一回事呢?
思考半天,没有能力回答他。
这个话里充满禅机。
儿子又说:我要如杏花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有自己的目标。
我说:人生如杏树,开时鲜艳,就那么短暂几天。
太多的时光平淡无奇,更需要历练。
所以需要目标,有些目标不是眼可以看到,真正的目标在心中。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让我感动。
儿子小时候的一些经历,在他妈妈的文章中有记录:
鲁鲁有一种天生的善良。记得四岁多的时候,刚来北京,还没买车,进城都是坐公交。每次都要在北太平庄倒车。车站附近有许多乞丐,寒冷的冬天,他们匍匐在路边,远远望去像一堆一堆的烂棉絮。那天我牵着他的手,匆匆穿行在这些棉絮堆中,我急着去赶车,没有多看。突然,感觉到鲁鲁的手拽了一下。他停下来了,看着面前的一堆烂棉絮,而这堆烂棉絮里正有一张脸探出来,也看着他。那是一个老人,满脸皱纹,又红又黑,一串鼻涕正在淌下来。鲁鲁说:“我想给他一块钱。”我拉了他一把,“走吧!车要来了!”一边走,一边说:“谁知道是不是真乞丐呢?”走了十多米,感觉到鲁鲁的手越来越沉,终于他又拽我一下,我停下来,他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我,说:“我还是想给他一块钱。”我突然一下就惭愧了,摸着鲁鲁的头,心里有一种说不尽的爱。他跑回去在老人面前的口袋里放了一元钱,才安心地坐车去了。
那天,当他对我说“我还是想给他一块钱”时,他的眼光是如此的纯真、悲悯,让我惭愧。我们这代人,经过了几十年的风雨,内心已经变得坚硬了,在坚强的同时,失去了温暖,常常以理性的名义蔑视人性,陷入迷途而不自知。
儿子的纯真让我觉悟。同时我也更珍惜他的善心,珍惜世间所有的善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