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说过一句比较绝对的话:“一个真正的富人,一定是要体恤穷人的,无论言论还是做派都需要隐忍和低调。所以中国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的富人,都是暴发户,只是爆发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中国目前的现状,决定了我说这个话的动机。我的意思是中国富起来的人除了钱多了之外,其他还差得很远,至少离我认为的富人的标准还差得很远。有钱的人不一定就可以标榜自己是富人,特别是想标榜的这些人如果不小心挽起他的裤腿还可以看见黄泥巴;他一口出狂言,你就知道了他今天早上吃了腊八蒜。有钱人太需要武装了,除了装蒜,还要装金牙,所以连奔驰车的标都做得更大了,目的就是为了让小老百姓在一公里外就能看见,我——有钱人来了,不好意思请闪开!车奔驰得飞快,当然要闪开。只是不好意思的是小老百姓,自己怎么可以挡有钱人的道呢?天知道人家大佬要去哪里爆发啊,快看!车上还有一妙龄小妞,肯定着急了,应该的,应该的!快去床上爆发可以不?哈哈哈哈,小老百姓的揶揄取笑也算拿有钱人开心了一把。
这些有钱人其实也是穷人爆发起来的,所以首要做的就是和穷人拜拜,就是要你把他和穷人区别开来,所以一切武装,包括爱红妆,都是伪装。穷的时候还可以念叨:有我吃的,就有你喝的,咱穷兄弟心连心。等爆发有钱了,我的是我的,你的还应该是我的。如果可以,天下都应该是我的。有钱人的自私无用多言。
我的兄弟给我的新书写了篇文章,题目叫“有容乃大,公立在心”。其实,我认为这个更应该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富人的座右铭。不能穷的时候还有如此想法,等真正有钱了,公就变成私了。当然不要说有钱人会变,想想那些伟大的刘邦李自成们不都是如此走过了他们的人生吗?这是人性使然,没有办法。
挚友古古兄托我为《富累累》一书写几句,聊作后记。嘴上还虚词委蛇,心其实痒痒的。我虽非富非贫之人,也希冀搭个车,让自己的名字铅印一番,出点名,想象像穷人一样,一夜之间发了;也想象像富人一样,可以骄傲的宣称:我不是穷人了。
与古古兄相识相知,始于二十五年前。那时的他,是城里人,肯定称不上穷人,当然,那时穷人的称谓更多是“农村人”。与他相交成为挚友,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他对于穷人的态度。他可以主动地伸出自己的双手去紧紧地握那粗糙的、黑黑的、迟疑的手,眼睛里漾出真实的快乐;他也可以走进潮湿、阴冷、低矮的草屋,躺在一张草席上,盖着一床破棉絮,与兄弟痛快的天南地北。他从不装:说几句漂亮的话,来一个亲密的动作,拿出点无关痛痒的物件,甚至洒几滴泪水。岁月杀人,可惜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已经老去,然而古古兄始终如一地关注、关切穷富命题,为此颇让我感慨。当然,他不是比尔·盖茨,更非齐天大圣孙悟空,只能拿起笔头,写下些文字,算着悲悯、警示、鞭策、呼吁、呐喊……
人类历史可能缺过富人,但从不缺穷人。昨天不缺,今天不缺,明天也不会缺。古古兄的文字中盛满了对穷人富人的爱恨情仇,对穷人多是激励,对富人多是鞭策。穷了十八代的人没有,要富十八代的也悬,这不是穷人的自慰,穷怕了的中国人看起来物质上得到了巨大的满足,其实活得很累,很累……人们的眼睛里似乎只有钱了,其他一切神马都是浮云,一文不值!出卖力气、智慧赚不了钱,那就靠出卖身体、灵魂、良心了。侧身于如此的财富之中,哪有快乐可言?还不如过苦日子的时候,穷兄弟们打半斤烧酒,激扬文字,畅快人生,粪土当年万户侯!
钱算啥东西?
在拜金主义盛行的当下,古古兄的《富累累》写得很有些意义。为什么越富越累?细细读来我们会有所感悟的,反正让我汗颜的地方不少,要不是良心之锤高悬,保不住我自己也会彻底的出卖自己的灵魂;要是身体还行,也许还会把自己的身体也出售了。
中国越来越富,中国的富人越来越多,中国的富人如果没有大的胸怀就会活得很累,为钱所累,为己所累。我们经常念叨:有容乃大,公立在心。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正因行之不易,而可见其志。
当此为后记,珍重寄于友人。
(王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