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轴心文明与中国传统文化

(2012-10-26 01:24:19)
标签:

杂谈

主讲人简介 杜维明

祖籍广东南海,1940年生于云南省昆明市。1961年毕业于台湾东海大学。

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柏克莱加州大学,1981年始任哈佛大学中国历史和哲学教授,并曾担任该校宗教研究委员会主席、东亚语言和文明系系主任。1988年获选美国人文社会科学院院士,自1996年开始出任哈佛燕京学社社长至今。

编者按

2011年,小悦悦事件等新闻,使国人开始呼唤道德的回归。在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看来,在中国,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道德底线的丢失。

近日在北京大学举行的讲座中,杜维明教授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儒家讲究的是对亲友、长辈有敬畏感,对老师有敬畏感,这种敬畏感是非常重要的。

讲座开篇

我们现在是轴心文明的时代

我非常的荣幸能够参加大道学术论坛。这个题目很大,“轴心问题与儒教传统”。

我参加轴心文明讨论的时候,大概有30年了。这个问题在很早的时候就出现了,在1948年提出以后,就在西方的学术家中间进行了讨论,目前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

所谓轴心文明,就是卡尔·雅斯贝尔斯从人类精神运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找到超越不同民族历史、不同语言文化之上人类共同的东西。这就是“人类具有唯一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也正是“共同起源和共同目标”才建立起了世界历史的共同框架。

雅斯贝尔斯通过对世界历史的分析研究,最后发现,在公元前大概6世纪以前(孔子诞生是在公元前551年),从6世纪到公元前1000年,世界上至少四个地区,文明有了一个突破。

我们讲的两希文化,就是希腊文化和希伯来文化。在印度、在中国,都出现了一些伟大的文明。

在这几个传统出现以后,整个人类的文明改变了,一直到今天,我们还在轴心文明的影响之下。所以雅斯贝尔斯那时候说,影响人类最重要的几个典范人物中有一个是孔子。

那么这几个人一直有这么大的影响是什么原因呢?

原因就是“轴心文明”,我们现在是轴心文明的时代。

论全球化

这是多元化一体化的过程

罗伯特·贝拉退休以后,花了13年的时间写一本书,其实他应该写三本,这是第一本。专门要讨论轴心文明:轴心文明的兴起、轴心文明的时代、轴心文明的未来。这三大本书,他只写了一本就是轴心文明的兴起,这本书叫《从旧石器时代到轴心文明》。

北大经过了很大的努力得到了他的翻译权。书的重要处就是对于轴心文明的出现的讨论。他的书中100多页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从新石器时期开始,一直写到孔子时代。

为了写这个书他花了6年的时间,来学自己专业没有的知识,认知心理学、科学哲学、物理学,很多的科目。这样也慢慢地形成他的思路,方法学是非常重要的。

他讲这个问题就是突出他的多元性,对现代文明的发展的思路:

全球化是一个多元化一体化的过程,是从经济上来讲的,是不可争议的。经济的发展,从贸易、金融、旅游、犯罪、疾病各方面来看,这个世界是一体相关的。一位学者做过很详细的研究,研究了10个地区,包括中国、印度、日本、美国、德国、拉美等。就是了解在各个不同的地方,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全球化的情况。

经过研究之后,他和我讨论:文化现代化、速食、青年的文化、美国的电影电视等等。世界将来被美国文化或者欧洲文化所涵盖,这是他的预测。社会学家的好处,就是预测错了可以承认,搞哲学的弄错了你们不能承认,因为承认了表示你以前的思考有问题,思考有问题,可以发展,如果错了那是很严重的。(同学们大笑。)

全世界的麦当劳 都追求本土化

现代全球社会,从经济的发展来看,全球化是趋同的。但是从文化看起来,全球化是多样化的。

全球化从文化的角度来看,促进了区域化和地方化。就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才出现欧盟,出现了东亚共同体,非洲、拉美等各个方面。也就是说全球促进了区域化,同时促进了地方化,越全球,越地方。

不仅文化,企业发展也同样如此。

我讲一个例子,一个哈佛的教授带着他的团队研究麦当劳,研究麦当劳在中国、印度各方面的情况。最后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麦当劳成功靠的是“本土化”,中国的麦当劳、美国的麦当劳、印度的麦当劳都不相同,并具有当地的特色。

麦当劳厉害之处是两个方面:

1.他一定把他的地方弄得非常的干净,一定有很多的玩具是给小孩的。

2.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本土化。这个力量是非常大的。

在准备进入香港的时候,香港的速食什么东西都有,有人认为麦当劳是进不去的,结果香港的朋友说绝对能进去的,因为他征服了孩子的心。

中国龙的形象 代表包容精神

多样性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中国文化大家知道,以前我们有一个错误的观念,认为中国文化是一根而发,从最早的渭河流域开始,慢慢地同化。

张光直先生,在他第一版、第二版、第三版出的书都是这样讲的,但这个观点从第四版就开始改,到现在已经彻底改变了。

他认为中国文化的出现,是由好几个重要的文明组成的。有黄河文明,还有东北红山文化、杭州那一带的江南文化、四川的巴蜀文化、云南的大理文化等等。所以各种不同文化慢慢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而这个融合起来的时间就有五千年。

我们注意中国龙的形象,这是我们自己的想象,没有历史和科学根据。龙在任何地方都没有出现,它并不是一个实物,而是绝对的想象或者创造。

在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中,在西方,龙基本上代表着征服,而东方则代表着融合。

在中国远古的部落中,每一个部落都是有一种特别的图腾,我是属于鸟的,属于蛇的,属于虎的,属于鹰的等等。我是属于鸟的我就不能到水里去,我是属于鹿的我就不能飞天下地。而龙的形象本身就具有各种不同的动物的特点,龙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的包容精神。

复旦大学有一项很有创意研究,其主要的方向就是从周边看中国。从日本、韩国、越南、欧美来看中国。我们要做的是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但不是以中国为中心向外看,而是开放的、多元的,并有自我反思的能力。

影响世界

突然死亡就是核战 污染就是慢性自杀

轴心文明一直到现在的影响,贝拉就讲过一句话,他说“我不相信我们已经走出了轴心文明,我们现在在轴心文明的后期,把轴心文明最好的价值污染了,摧毁了,我们已经到了死亡的边缘。”

死亡有两个观念,一个是突然死亡,一个是慢性自杀,我们现在都碰到了。突然死亡就是核战,现在全球的核弹加起来,不知道能摧毁多少地球。谁知道会不会擦枪走火。

另外就是污染,污染就是慢性自杀。不管我们能不能活一百年、两百年,但我们有信心用科学解决一切问题。

可是年轻的孩子面临的问题却让我们不得不重视,世界各地中学生都在做梦,而梦中毁灭的主题层出不穷,日本特别厉害,甚至包括我们认为是天堂的北欧,比如挪威、瑞典。

上次挪威出现的枪杀事件杀了70多人就是其中的一个代表(编者注:2011年7月22日,挪威人安德斯·布雷维克在奥斯陆市中心实施了恐怖爆炸,并对挪威工党青年营进行了攻击,结果导致70多人死亡),欧洲的媒体拼命地报道这是一个孤立事件,是他的个人行为。

可我们一看就知道,他有宣言,他继承的就是纳粹的传统。他说,如果我从监狱中出来,仍然会继续这样做。

北欧和西欧现在所有的国家,都没有死刑了。他们曾经对美国有很大的批评,说美国还有一个州存在死刑。在他们的法律中,你杀人杀得再残忍也不会被判死刑。

在挪威抓起来最多是20年。那个杀人的家伙其实就是想用此吸引媒体的,来发表他的宣言。他曾经要求给他五分钟的时间发言,如果是平常的话,这样的凶犯肯定是国际的头条新闻,媒体最喜欢。可最后他们却一点时间都不给他。

对于中国人来说 不能丢失敬畏感

大家知道“地球村”,可并不是越小越和谐。越小它动力越大,冲突的矛盾就越严重。现代人类文明社会秩序非常难建立,不仅是个人关系紧张,人和自然的关系也同样紧张。

而在中国,大家最担心的就是道德底线的丢失。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我们没有敬畏。

就一般人而言,包括我自己在内,很少觉得有一种东西是神圣的。

中国的传统是儒家,讲究的是对天要有敬畏感,对地要有敬畏感。对亲友、长辈有敬畏感,对老师有敬畏感,在民间更有对文字的敬畏感。

敬畏感非常的重要,它是一种你认为有“终极关怀”的东西令你敬畏。

我们现在在北大推行大学经典汇读,其中有一个很简单的仪式,就是你在开始的时候要三鞠躬。第一鞠躬是对文本,或者对带你的老师;第二鞠躬是大家互相尊重;第三鞠躬,是对你的“终极关怀”鞠躬。

讲座文字整理/记者 张雷

校园观察员 刘同坤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