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们为什么找不到工作?

(2006-04-10 21:16:40)
200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338万人,比2004年增加58万人,增幅达20.7%。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413万人,“十一五”期间全国将有2500万以上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需要就业。而相应的经济曾长带来的就业机会却远远落后于毕业生涌出校门的曾速!
 
有人说,中国的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是因为人太多了. 而就我个人的就业经历和曾经招聘过几百人的一点点经验告诉我,人多远远不是问题的核心. 因为你发现现在10个公司有9个公司说找不到好的人才、适合本企业的人才、一看就喜欢上的人才!
 
如果我们仅仅停留在抱怨人太多的层面上而不是去思考为什么用人单位面对如此多的“人才”却找不到骏马的话,我们就会离真理越来越远。
 
今天晚上在北京某大学听了一场2000人的演讲。讲座人采用互动的形式让现场2000多大学生提问。我这里给大家一个方法,当你面对一个名人的时候,你想一想你最想提问出来的3个问题是什么? 在这篇文章的后面你可以留言把你最想提的问题写下来,或者你自己私下写下来。这样的3个 问题我认为是最能说明你的价值趋向的。这涉及到,你认为应该如何走向成功;你应该如果待人处事;你应该如果对待自己等等一系列价值趋向的重大问题。
 
整场有近50个人提问,包括一些MBA,我发现一个问题,MBA们除了对自己的专业了解之外其他几乎一无所解,不知道罗大佑是谁,也不知道断背山为何物,而大一、二、三的孩子们的提问总结起来就是如何能快速的成功、一夜成名,或者关心名人的私生活,比如在家是你做主还是你老婆做主之类的问题。
 
在这里我并不想故做高明觉得自己的认识比他们要高深多少。我只是有一种担心,担心我们的学生如果只是仅仅漂浮在问题的表面的话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也许我真的有点太悲观了,但是我真想问那个名人的一个问题是: 在中国的大学,知识和价值观,到底那一个对于我们学生来说来的更重要?
 
要不然如何解释那么多学了足够知识的大学生依然找不到工作?
 
我最近一直在读披德的《Adventures of Bystander》。在他回忆录里描述的每一个在我们听来都是如雷灌耳的名人里,我发现了一个他们的共性 ----- 他们秉持某钟他们虔诚信仰的价值观,为此不惜用生命做代价!
 
所以你能感受到他们生命的勃勃生机和让人敬佩的对理想的追求。
 
所以我在这里很不谦虚的说一句,现在的大学生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理想的缺失和随之而来的鼠目寸光和急功近利!
 
而这也许就是用人单位面队站在门口的1000个应聘者却依然愁眉不展的原因。在这样一个奇怪的时代,是什么东西让求职者和用人者同样怅然若失呢?
 
是什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