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机动部队》:一场香蕉皮引发的血案——在杜琪峰的连环内外

(2007-11-30 00:05:14)
标签:

影评/乐评

杜琪峰

ptu

机动部队

香蕉皮

血案

连环

分类: 私奔·电影
http://otho.douban.com/spic/s1680699.jpg

    一只丢失的,甚至失而复得的警枪,背后始终站着一块悲伤而骄傲的香蕉皮。

 

    作为最能影响电影角色的情绪和命运的导火线,在这电影《机动部队》中丢失的警枪那神出鬼的形象确实功不可没,神奇至极。更神奇的是安排它的人,并不让它就这样傲然树立在人们视线的集中点,在它出场以前,已有一波相当惊艳的连环套局在让观众拍案叫好的同时,悄悄地将对它的暗示移植入人们的内心——它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决定着那位拥有者的身份、精神、行为和命运。而就它丢失后和复得前,始终不曾离开黑暗中虎视眈眈的香蕉皮。

 

    大连环不动声色地套起小连环,导演杜琪峰不想浪费一个环节。开局是在天色渐黑的冷调之夜,它是这样开始的:PTU小组在警车上听到一则广播,在一起银行抢劫案中,一胆小警员强出头死于非命。在警员各自冷漠的嘲笑和看法中,任达华扮演的展泼出冷水:“我们都是穿警服的人,被死者的家人听到该怎么办?穿上警服就是自己人。”

 

   这里有两个大环,一个鲜明一个隐蔽。观众一眼就能认出“穿上警服就是自己人”这句话必然有着引导性的因素,这也是展后面为何帮助长官肥沙的重要原因,而是否是朋友这层关系,则可以隐到幕后。这整句话里还有善意和良心的存在。可对于抢劫银行的这一事件则作为一个最长的伏笔,要到影片最后的高潮部分才浮现出来,这部分先暂且放到一边,让我们先说明环。

 

    电影的明环情节开始,警枪的主人肥沙的出场给了其座车被泼墨的理由——他的霸道让受尽委屈的年轻人趁机在他的爱车上泼漆,成为他所在位置最显著的标志,和他后来被挑衅,被群殴所致的“猪头”一样,有着极为鲜明的落魄。同一个地点最关键的两笔出现了,开局的香蕉皮让他跌跤摔得手枪尊严气势全无,而结局的香蕉皮却让他跌得意外地握住自己的枪和所有地位。命运的方向就这样完全改变了,充满了无数的意外。即便是开着奇丑无比的车,即便是顶着“猪头”,一旦手中握住权利的枪支,他的霸气是不受阻挡的。

 

  在看似不可逆转的危险之中,他命运的环却还扣在PTU警员展的决定之中。似乎中间大段半夜间为肥沙寻找枪支的叙述并未有实质性的帮助,却在展“帮”与“不帮”肥沙的巧妙转换中获得崭新的意外。在肥沙的劝阻下,展先是决定不去关键地,是作为包庇的身份。而处处另他们觉得碍手碍脚甚至认为是上级帮办监视者的“传令员”的指责却让展改变了主意,去了关键地,客观上这对肥沙的罪来说则是一种正视,是“包庇”的反面。就是这么蹊跷——倘若他包庇到底,当到达现场,莫名其妙见到两个黑帮老人物在举枪对峙,在他们相互开枪时受到惊吓的那四个潜逃者也掏出枪支乱射一通,身上只有假枪的肥沙必然要死在现场。还好他们都受到干扰,PTU成员全数赶来与他们枪战。现场混乱身体扭曲加上灯光与音响竟然成就一场令人拍案叫绝的精彩摇滚表演。

 

  又一次决定肥沙命运的时刻到了——肥沙和其中一个接应的潜逃者(以下简称A)一起扭打到当初跌跤丢枪的后巷去了。又是香蕉皮,可怜的香蕉皮,悲伤的被踩踏的香蕉皮,骄傲地引导出肥沙一个漂亮的扑倒,手握住了一堆报纸中的硬物。在孱弱却狂暴的A开枪瞬间,用捡回的枪结束了A的性命。

 

  这个A不单纯,他或许便是开篇的餐馆小高潮中藏匿的老被欺负却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将黑帮老大马尾干掉的杀手,原因隐匿。你可以认为他仅是为了泄怒,这是一个极端柔弱被压抑而疯狂残暴的典型。

 

  在这里也纠缠着A与肥沙的一种偶遇关系:他们几次在电话亭焦急地相遇,肥沙甚至给过他一些零钱,A的单薄、礼貌和肥沙的肥大、急躁形成对比,却殊不知彼此必将对立的身份。肥沙更不知,这个A当初的(不论是否是)心血来潮杀掉马尾的行动,引发了一枚枪丢失后彼此怀疑设下陷阱的连锁炸弹,由肥沙稍稍设计就将黑道两派江湖老人引到一块,可结局表明枪竟不是别人拿去,而那两老家伙火拼丧命的原因也更是显得莫名其妙了,谁都没真正做对不起对方的事来。可举枪在手的威胁比谎言厉害多了,谁都怕对方先开枪,于是都拼死抢开了枪。这枪又是肇事的起始。

 

    还有些我不曾提及的人物和细节,都在缓缓牵扯着整个命运之轮的飞速转变。环环相扣是可被布下的精彩,可命运却不是由环决定的表演。意外就像黑暗中潜伏的香蕉皮,有时候由不得你主导的控制,它只要稍微的忧郁让你踩到,都有可能另你死或生。再强大的佩枪,也必须依附在被香蕉皮所决定下一刻命运的人物身上,起着无比虚幻却极度实在的作用。

 

2007.11.30

 


PS:

 

  在人们谈及杜琪峰的精彩之处时,我更愿意想起始终站在他背后的两位重要

人物:游达志和游乃海,就好像说到王家卫,我不得不提及御用摄影杜可风。像

是灵魂不离不弃的依托,这样的组合少了谁,好像都成就不了这样或那样一部即

成的出色作品。当然,有可能是另一种东西出来,效果虽不得而知,但肯定不是

现在这样,且一个人绝对是无法包揽这所有的光环。作为银河印象的金牌编剧的

双游对杜琪峰来说就是成功的筹码,他们的作品恰巧益于发掘和发挥杜琪峰的个

人风格。

 

    在我看来,2003年的《机动部队(PTU)》是游乃海展示其强大的叙述能力及

杜琪峰回归其经典的个人风格的又一个高峰。多线叙述和意外的交叠成为这部电

影最为迷人的翼翅;命运的巧遇突变和不可推测,人物个性在背景铺垫凹凸感中

的难以评价,对整体布局、场面调度和配乐的把握,则赋予这只大鸟以心脏、眼

睛和灵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