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城市印象文学/原创诗歌诗意福州寄居诗歌朗诵协会 |
分类: 倔强·随笔 |
在文化娱乐生活日趋浮躁的渗透中,文学艺术相对而言,似乎已是一个遥远的、小众的名词。不可否认,它曾是无数人年少时不可亵渎的诗意居所,是曾经坚信的梦想。文学之梦,纠缠在情窦初开的学生生涯,那时我们还懵懂、未知、还未负起生活的重担。回首过往,一切竟如此令人流连。若说网络让人心回归,它更是泥沙俱下,充满诱惑与危险的世界。当然,它也不失为一种灵魂暂时栖息的居所,深夜,人们开始在博客里写上自己的内心,帖上自己的影像……
其实无论是文学、艺术或是其他什么,将这一切或轻或重或远或近的梦想和行为澄清,才会发现,每个人心中共同神往的,是一份浪漫的诗意。此时,也许早已不再追逐梦想,只求诗意并未在生活中埋没,只求它有所寄托。人,往往是孤独的,寻找灵魂相近的人,不止于在网络中的交谈,现实的交集就成为一种说不出的渴望。
“诗意寄居”是人们内心的秘密,却早已被房地产商重重窥视,进而成为极具诱惑力的广告词。而这份寄居的诗意却需要负担着太大的压力,付出很大的代价。就算一切只是个安慰自己的谎言,但它却依旧抵挡不住人们的向往,寂寞之人,趋之若鹜。在生活中以物质换取的诗意,毕竟距离内心还是有很大的差距。而人心,究竟又该寄居何方?
幸运的是在这两年来,在这有点喧嚣,有点沉静的榕城,竟突然出现那么一群人,以诗歌的名义,以朗诵的名义,以艺术的名义,寄居在彼此相互展示的舞台之中。他们隔三差五,有时三五成群,有时汇聚一堂,他们倾情朗诵着自己的梦想,书写着自己的爱情,唱着自己写的歌曲,展示着自己的摄影绘画。他们相互倾听,相互欣赏,相互交流学习对文学艺术的心得,在这群人身上,你看不见文人相轻的冷漠,看不见严肃紧张的学术氛围,你看到的只有热情、激励、真诚与友情。将他们凝聚在一起的纽带,叫做福建诗歌朗诵协会。这并不是一个严肃的名词,它代表的是浪漫、文艺与梦想。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人们知道有个这样诗意的会所,又如此好玩,都纷纷而来,聚在它的旗下。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被它所吸引,曾经商海浮沉,许多人竟重新拾起渐渐被自己怀疑、遗忘的诗意和梦想。
我曾以为诗人就应与那些真正的诗人一起交流。他们技艺精湛,相互间却守着自己小世界。我们偏执,对许多东西未必会看在眼里,认为浮躁。他们大多喜欢埋头自己写,感动自己。我也曾是如此。而当我融入了这另一群技艺未必精湛,却是真正热爱着诗歌,以诗为诗意生活的人群之中,那种偏执竟自然而然的消失,我喜欢听他们朗诵着自己刚刚写过的浪漫情诗,我再也不愿去思考这情诗的结构和语言,张力与内涵,这些在这里都不算什么。我喜欢如此简单的就被他们打动,因为这是青春依旧的讯息……热爱朗诵的人们朗诵着热爱写诗的人们的作品,在饭桌、酒桌、茶桌上,表演着,笑着,唱着……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这样表情:幸福。旁人,常常会停止交谈,静静在一旁羡慕地倾听,甚至为我们喝彩。或许下一次,他们中也有人坐在我们之间,一起畅谈。这时,我才真正明白,诗意不是一个人埋头钻研的秘密,而是可以展示共享的欢乐。朗诵的人、画画的人、表演的人开始写起了诗歌,写诗的人开始学起了朗诵、表演……我们玩着自己的节目,生命中原来可以有这样一处让人欢乐地笑到流泪的单纯居所。
还有怎样的诗意,在许多个漫长的夜晚,在灯光照不到的角落中,点着微微的烛光。今年一月,我以协会的名义在福州博客酒吧做了“民谣·诗之夜”的活动,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感动的夜晚,在民谣的音乐声中,意外的,年近七旬的刘登翰老师登台展示墨宝朗诵诗歌,在年轻、震荡的歌声中享受到深夜……意外的,在活动将近尾声,暗处的两位不知名的酒客现场写了自己的诗作,希望我们能为他们朗诵……我与他们交谈,他们终是不肯留名,只说,诗意存在心里。在微弱的烛光中,我能感觉到他们表达的渴望、融入的渴望,我看见他们静默的脸,他们的犹豫、羞涩和一再被自己保护的内心的纯净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