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交谈·诗评 |
梦也是一种语言
---------- 就当是一次未曾谋面的叙谈而自言自语
兼点评潇潇枫子的《镇魂歌》
---------- 就当是一次未曾谋面的叙谈而自言自语
兼点评潇潇枫子的《镇魂歌》
文/岚岛
潇潇枫子的《镇魂歌》,也就是写了一出长梦。全诗分三章。第一章写梦中走进墓地。第二章写梦中之梦回到老巷。也是继续写梦。这也是诗人精妙之处,匠心独到!第三章写梦中与无知觉的植物人心灵对话,更令人回肠气断!
世界便重新颠倒/,这是多么清丽的诗句,这是多么沉静忧伤的诉求!在活着的最底层/哲学是不能碰触的:它容易让人失去存在的勇气/此刻无须思考/走下去就成为泥土的厚度/还有什么比这更为顽强?从与植物人的对话,就可以体察到诗人关注弱势群体,以善为怀的感念。是的,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或许不需要哲学说教,却更需求一种关注、一种人文的关怀!我的世界/只剩下一座墓碑/离开前/有个迷路的孩子走到它跟前/
============
岚岛是第一位用心读过这首诗并为小茶留下评文的朋友,至今小茶对他理解的贴切,依旧感动于心!我仅求如此,此诗无憾!
之后小茶在丑石又和岚岛等朋友交流,都一并收藏:
潇潇枫子:
岚岛的一番点评与分析,令小枫子十分感动。是被理解与被印证(所沉淀在诗中的心思,被发掘的印证)的感动,我想诗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吧。这个冗长烦琐的长东西,也给我下了很大的挑战,第一次如此写,也正如探花所说在气息流畅上还很有所不够的地方。
关在天窗中,自以为是天之骄子。众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思心中梦。打开窗户,世界是多么广阔,而当一切触目惊心地闯入自己的视野,美好一再被破坏,我也无法做出任何回应。太微弱了。于是我只能呈现,缺乏社会经验的我只能用眼睛和心灵去询问,去描绘。我越来越感到,一个诗人应该走出自己。但在走出自身前,先要走过自己的身体。这就难免要陷入徘徊的境地。
这首诗中写的最心疼的是第三乐章。写后喘不过气。但我依旧感觉到力量。我想大概是在最无奈中,我们必须看到爱。只有爱才能为绝望安息。生命不要太多,我们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有权选择爱与感动。
:)再次握手,问候。为我们同样的祝愿。
岚岛:
很赞赏你的诗文和你的留言:我越来越感到,一个诗人应该走出自己。但在走出自身前,先要走过自己的身体。这就难免要陷入徘徊的境地。诗人对于诗,也是一种不断成长、成熟过程。
但令我不解的地方:我后来阅读过你的几首诗,如《瞳》、《经过岁月》、《蓝色的唇
》、《新郑记事:醉日的迷途》、《回溯之根》、《天心石之手》,语言风格、文章架构、情绪表达方式、内在内涵的提烁均与《镇魂歌》迥异!我不得不这样想:诗文由浓而淡,是正常的发展态势,纵观古往今来大家、方家莫不如此。而你由淡而浓,则是太大的反差!是否是刻意激进,追求一种突进兑变而至极致。我认为:诗文是一种生命,而不是一种投机!就象冰儿,我很佩服她的诗文,而这次发表的《蓝蓝,于坚,吕德安印象――鼓浪屿诗歌节侧记》,就觉得刻意,造作!
我的对诗的理解、感悟,可用我的短文来说明: 我有幸降生在平潭,这是个钟灵毓秀的岛县。它没有显赫的家世,一如我的瘦弱与饥渴,但它大海的气息,岛民淳朴的情怀,滋养了我的情思。我要用笔抒写她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是宿命,更因为天赐的地气和人缘,是诗。
体验生命的乐趣和苦痛,就是把握生命的起始和终端,这是写诗和读诗的机缘。人生历程的演绎,尽是如此的纷繁与丑陋。但我始终相信:走过的路,就是一首最为动情的诗。
我的诗歌就是我的悲欢,我的渴求,我的领悟——尽管我的诗歌如同我的生命,还无有高度更缺乏深度,但我热爱诗歌,因为:诗歌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而决不是沉重的负担。
也握住你的手!希望再次晤谈!
巫小茶:
握手:)几日没来才见得留言。与你交谈是个很愉悦的经验。
回答关于“而你由淡而浓,则是太大的反差!是否是刻意激进,追求一种突进兑变而至极致。”的问题。我比较清楚自己诗歌创作的路程,一直以来有个深刻的观点在左右着我——切忌一成不变,不怕尝试与突破。我不怕是否激进与刻意(当然这两个词我从未想过),只怕墨守成规。所以我的写作方式风格语言、叙述方式都可能左右开弓,这是对自己的磨练也借此来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东西。但这很难。我承认,这首之后的作品,以后会很少如此大或深的东西(这个是我认为我目前能承受的最大的东西)语言方式也会与之炯异,但这首的风格并非唯一,是我以前的作品中曾经经过的,但并未成一个整体,也并非主要方向。 你后来看的那些诗都是在《镇魂歌》之前所写,我感觉我的视野一直都有所局限,我所思考的一直无法走出自身。于是我实在不满足,我想,我是否能突破自己,能让自己全身心投入去创作一个真正震撼内心的东西呢?它必将需要我将目光放在身外,却又与自身紧密联系。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底层。坦诚地说,这是一次艰难的挑战。“刻意”的挑战,能给我带来兴奋与激情的挑战。这样的想法是否激进,我也不晓得,若是激进或刻意,我想只要能给我带来突破和进步,我愿意。可真正写时,我庆幸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此诗倾注了我对生命与命运的体验。掏空了。我以为在诗歌中怀着“投机“心态的人是决不可能写出好东西的!无杂质,纯度的作品,如何能容忍投机的存在呢?
诗歌并非是种投机,这句话说的很好。不过对于冰儿的那文,我觉得其实也挺难得。就算是有刻意的成分,我以为还是能体验出她的诗心与才华。人非完人,人总有些小私欲才有动力,才可能激发你的潜力,写出好东西来。“投机”一词就显得过于苍白和无依据了:)不过这词在诗坛的大环境中很多现象中是用的上的。
在阅读你对诗对生命的体验中,我有幸也体验着你的体验。但你是那么独特——你的生活,环境,独特的生命感受。无论在怎样的相通中,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复制的生命世界。“诗歌是一种精神的滋养,而决不是沉重的负担。”这话多好!原与你共勉,常有如此愉悦的交谈。
岚岛:
清晨,空气清晰,周遭宁静而安祥。近日雨天的阴郁一扫而光,因为晴朗,也因为你的回复。
是呵,生命的体验是不可复制与等同,世上万事才如此万紫千红,诗文才如此富有个性而丰盈、丰厚!祝愿在大气的京城大地撷取一份自已的焚烧,再如梦的栅栏外捡拾生命的收获,这必将成就你的大气的大力的作为。再次衷心的祝愿你!于茫茫的网络,清晨中,清风中,再次握住你的手!
人只要大气、大度才卓绝、尊贵,就如我生命中的大海!下海从商,无论收获大小,更庆幸从未放逐心志,从未放弃缪斯的宠爱,这在复杂、多虑的现实往来中是如此步履维艰……
我终于明白了你的深度的追求,也为自已草率的妄言而汗颜!真切地希望能尽快读到你诗文的全部。行吗?请提供网址或其他方式。
有回福建,请你喝茶,谈诗论诗不亦快哉!
探花:
读了。
情感宣泄得不错,但语言似还有些赘,整体气息流畅上想你还可以处理得更好些。
潇潇枫子:
谢谢探花的批评:)
不过对于“宣泄”一词,我以为是自我的情感。我想说的是,从第一乐章到第三乐章是个不同的方向。可以说第一乐章时我还是停留在宣泄阶段,但第二的过度与第三完全的呈现,我并不以为我是单纯的情感宣泄——我写的过程中正是意识到宣泄的局限,才不断的调整方式。我在宣泄中容易有个非常明显的缺点——语言力度过激,整体显得粗糙,这也是我对第二乐章进行了无数次补充和修改的原因,一直无法克制的宣泄。后来终于还是控制住了,但依旧逃不过您锐利的眼睛:)。这个体裁对我来说是有些吃力,写的过程中才发现自己的视野和诗艺是多么局限,庆幸的是,我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并希望自己去补充。
有些语言累赘也是一个伤,每次进行修改时才会不断对自己感叹自己的“罗嗦”,(笑~0)
继续努力~还望探花给予枫子更深刻的批评:)
梧桐叶:
没想到再看这首诗诗时,中间隔了一百多人次,外部世界的变化远远已经超过了我的内心世界的感觉;可对于诗人来说,内心世界的瞬息万变甚至超过世界。因为好奇仙子改名了,想到人们是否渴望新生而走过死亡,认真看完这首诗,不仅感受到西方现代派的影响,更感受到诗人的成熟,诗域的拓展。通过诗歌,诗人自己已经看的、想的明白,还有什么值得徘徊?这就是诗歌的力量,问好小茶!
巫小茶:
叶子称我为“仙子”实在是不敢当~偶都汗了,西西:)但我很开心,谢谢你的注视。“可对于诗人来说,内心世界的瞬息万变甚至超过世界。”多么好的一句话。这是真实,因为内心是可以无限的-不仅是空间也是速度。枫子改名原因很简单,3字名比4字名远远来的朴实,清新也好记。修改不等于抛弃,以前是热情如枫,现在虽然内心依旧,但我更愿也是隽永的茶香。有平和且安宁的神态和心境,但在诗中内心却应依然澎湃,应是一次新生。而“水至清则无鱼”我们为看不清而烦恼,却又害怕看的想的过于明了。诗歌的力量应在弹性之间。我正是庆幸自己的徘徊,却又烦恼徘徊,这也是为徘徊而徘徊,真是有点诡异了。:)问好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