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伽蓝:阅读巫小茶

(2006-12-28 11:46:47)
分类: 交谈·诗评
   阅读巫小茶
   文/伽蓝

   一、阅读巫小茶:一株爱着的木棉
  
   [诗人巫小茶在博客里用这样一句诗来描述自己——“一株会哭的木棉”。我想,应该改为“一株爱着的木棉”。她首先应该是个爱者,一个爱人的和被爱的。这就决定了她的诗充满了爱的光线,闪烁着迷离的色泽。那么精致,细腻,委婉,轻盈,而又深情。她一直在温柔地抒发爱的境界,让人沉醉。她这样写道:
  
   那就偶尔,认真的吻下来,再让它
   蔓延至无边的天际。那就
   让那闽江边的警察,有惊无险地观看我们痛快的演出
   你我被月光涂抹的一塌糊涂
   ——《2004年1月1日的闽江》
  
   [小茶,对诗歌内在节奏的准确把握让人叹服,同时具有清晰的女性诗歌的烙印。她的诗歌是自然生长出来的,是非常得体的女子的情怀的抒写。我没有看到她故作高深地将哲思强加在诗歌里面,她只是让诗歌自然地承载着一份爱与被爱的幸福。那种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被她描写得异样的动人:
  
   爱人,我要看你
   看你在我脸上碰触的指尖随我的身体,渐渐透明
   那些皱纹,我不要掩盖
   不要脂粉和唇红,让我长久
   闻你的呼吸。让它以最后的洁净
   展示它的纹路:细腻、纵横、风化成土,并企图
   阻挡泪水的倔强,一如你的挽留
   我的离去。
   ——《谢 幕》
  
   [小茶的诗歌适合朗读。配合着舒缓的钢琴曲,用唇音轻轻地读。不是在大厅广众,而是在寂静的冬天的夜晚,捧起她的诗,用爱来读,用心去体会那份人世间的铭心刻骨。我似乎记得她在诗歌札记中说,如果写一种深刻而博大的诗歌
   往往落笔成空,成虚妄,因此应从小情感、小脾气、小我入手,一点点脚踏具体意象行进,逐渐展示人性的伟大。她的诗歌正是这样,具有通明的气息,显得真实可爱。在现在这样浮躁的时代,她紧紧地抓住了爱,像自言自语,像轻声的呢喃,写着具有质感的自己的诗歌。像风轻轻吹开了门,她带着美丽从光中走过来,水一样地说话……]
  
   [小茶共发在论坛里两组诗歌,实际上并不是她的近作。我选择了她的《难以自收的深情》附在下面,我不想用刀子切割这样美丽的诗,完全没有必要,任何一个心中有爱的人都能轻易地读懂。在这里,我要非常感谢小茶给我们带来了这样的诗歌,带来她的那颗爱的心,让我们感动,也希望她能拿出更多更好的诗歌给我们,幸福我们。另一组《遭遇》也非常好,大家如果愿意欣赏,可以去坛子里翻一下。另外,也说几句不关疼痒的话。我觉得小茶的诗歌还可以向更深的地方向发展一下,更尖锐一些。我个人是绝不满足于这样的阅读的。另外,一种成熟的诗歌形态可能同时又是一种禁锢。就像一个人只用一个字说话一样,我觉得可以放宽写来,不局限于一种。因为读你的诗歌有限,只胡说这么多,因为能力所限,只说这些我看到的,其他的交给大家了]
  
   附:
  
   难以自收的抒情
   ——巫小茶
  
   ◎尖叫
  
   不过是些山,没入云海
   不过是些瞬间的事
   一个人的边城被温柔打发
  
   经过夏,经过一些夜的藤蔓
   像你在俯瞰大地
   像我的尖叫,我的
   席地而坐,在微微湿润的
   你的风中
  
   2006.6.28
  
   ◎2004年1月1日的闽江
  
   只是偶尔,我碰触你的指尖,江面
   被一道目光击中。只是
   那只低旋的鸟,不小心遗落在我的世间
   你那无意中被我剥落的,眼角的余光
  
   那就偶尔,认真的吻下来,再让它
   蔓延至无边的天际。那就
   让那闽江边的警察,有惊无险地观看我们痛快的演出
   你我被月光涂抹的一塌糊涂
  
   2006.7.25
  
   ◎知己
  
   我曾在一个人的叙述中出现
   又悄悄隐匿。它的干净,是失去玻璃的
   玻璃窗,我突然感到睫毛和眼睛的矜持
  
   他的声音存在于一个暮春之夜
   全然不顾聆听者是否有双
   拥戴他的耳朵。他的专注如同
   我的呼吸,绝无旁骛
  
   我曾像胸前的纽扣一样出现在
   一个人的叙述中。
   经历着贴切,或卑微或振荡的故事
   不动声色,却偶尔出其不意。
  
   若能无意间击碎一片水
   那叫鬼魅,它在远去的某个角落栖息
   一双手将它安抚,对它笑而不语
   后来,他看见我
   在芦苇荡上倾情地飞
  
   我曾……念着一个脸颊微红的词
   带着它在池塘中散步。这是我为自己设计的
   将来时。此刻
   我正仰望千里外的天空
   静静聆听,一个人的喃喃自语
   他在我左或右……
  
   2006.7.3
   2006.7.5
  
   ◎谢幕
  
   妈妈说,你很快就要老去。
             ——题记
  
   爱人,我要看你
   看你在我脸上碰触的指尖随我的身体,渐渐透明
   那些皱纹,我不要掩盖
   不要脂粉和唇红,让我长久
   闻你的呼吸。让它以最后的洁净
   展示它的纹路:细腻、纵横、风化成土,并企图
   阻挡泪水的倔强,一如你的挽留
   我的离去。我的唇开始褪色
   而我不顾一切带着它的纹身、它仅有的微红奔向你
   连同体温,一并赠你。
   你专注地捧着我的面容,对我轻言——
   “这就是我的一切。”你深吻我嶙峋的双唇
   爱人。我无数次为生命设计同一场谢幕
   并为此,泪流满面
  
   2006.8.1
  
   二、再读巫小茶:她们,在深夜绽放
  
   [题外:小茶总能给人带来惊喜。她绝对是一个有活力的诗人,我个人非常喜欢她骨头里那种女子情怀,喜欢那种带着一点点疯的感觉的文字。她是热烈的,一种轻盈的热烈,这种热烈在表面上看来是水,是波澜不惊。可爱的小茶,值得我们继续期待。下面来说说《她们》这组诗歌。]
  
   [《她们》这组诗歌,是典型的为女子树碑立传式的作品。之前,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做过,但是,这个是完全不同的,因为时代变迁,环境相异。我不知道小茶写这些诗歌是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绪,但是,我读出了心疼和爱,也读出了批判和关怀。]
  
  
   ◆她们(组诗十首)
  
   □巫小茶
  
   ◎狗尾巴草
  
   他在自己的回忆里开着火车,含着
   一根狗尾巴草,好象嘴里含着
   一个女子。他的
   二十年来如一日没有变过名字的
   女子,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的
   女子,他看一眼扫把她就会去扫地的
   女子,会种地织毛衣的
   女子,想念他时会打喷嚏的
   女子,他满嘴都是她头发的
   女子,和他共用好多次枕头的
   女子,他在刷牙而她在旁边上厕所的
   女子,情人节送他一大把狗尾巴草的
   女子,令他饱受那狗尾巴草折磨的
   女子。
  
   [《狗尾草》这首诗从题目看,朴素之极,却又含有象征意味。这是一种在乡间常见的植物,普通到足以让任何一个路人忽视。而小茶要描写的正是这样的女子。在两种物象之间,她发现了相通的桥梁。她通过这些桥梁让他们彼此到达。接下来,小茶想起了生活中那些最普通的事情,我觉得只有女子才可以发现的细小的事情,纽扣一样钉在自己的心里的事情。它们坐着云朵出来,到我们心里来下雨,轻轻打湿我们。她写这对小夫妻一见面就烦,不见面就想的感觉,非常抓人。她写女子的勤劳、忍耐、朴素,用小女儿的情怀,同样鲜活。这样一种朴素的爱,就那样在大地的角落里生长,持续着,维系着许多人的生活。值得注意的还有诗歌的结构,相当特别。小茶用了“火车”这个意象,而这首诗歌的布局也出现了火车的形态,一节一节的装满着美好回忆的车厢,开向我们的心扉;温柔的汽笛声,唤醒我们对朴素的爱着的人们的美好的回忆,而他们或者也正是我们自己。我不知道别人,可我知道自己含着狗尾草时是这样的,一点一点地轻轻地咬]
  
   ◎十月
  
   她看见整个十月安然地睡在肩头
   如同怀胎的少妇脸上的笑容
   十个手指就渐渐透明了起来
   流动成寂寞的河流
   有鱼群快活的游走
   水托起十月的太阳
   多像一颗头颅,背后
   端坐一个失色的童年
   在一个同样偶然的十月
   窥见自己孕育生命的另一种姿态
  
   [“怀孕的女人是幸福的。”小茶似乎这样说。她把她感觉到的温柔的展示出来,那温柔是母爱,轻轻吹着。她描写母爱的诞生,却没有艰难的影子,只有快乐和期盼:十个手指就渐渐透明了起来/ 流动成寂寞的河流/ 有鱼群快活的游走/水托起十月的太阳/……她也在惋惜失色的童年,但不是真的惋惜,因为很快这种惋惜就被母爱淹没了。她窥见了孕育生命的姿态,她也窥见了那个崭新的小生命,那颗甜甜的小太阳。她笑,浅浅的,却可以让我们摸到那些四处飘荡的幸福]
  
   ◎孩子
  
   她抱着一个包裹上来
   她抱着一个
   叫做孩子的包裹
   走向阳台,走进光的深处
   光秃秃的一片,没有花,没有草
   没有可供坐的椅子
   有一只猫懒洋洋地做着自己的美梦
   蓝色的破窗帘和着尘土飞扬
   另一些也叫孩子的,却在阳台底下
   肆意嬉戏。有个女孩抬头
   尖叫着跑开--上面有个疯子!
   惊慌四散。她抱着一个包裹
   她紧紧抱着一个
   包裹,栏杆上没有缺口
   人们说她失足的时候
   鹅毛漫天飞舞
   多像一群可爱的孩子
  
   [这是一首举重若轻的诗歌,这是自然的云和水,土地和岩石。我猜测着首诗歌来源于一篇有关疯娘的故事。而在这里诗人并没有将疯娘的故事照搬上来,而是经过了自己的加工和雕琢。可能大家不大清楚,小茶还是一个讲故事的高手,她写玄幻系列的小说。当然,这是诗人的另一面。也正因为如此,在经营这首小诗时,她加入了足够的分量。如果说,上面一首是描写母爱的诞生,那么,此篇可以看作泥沼中的母亲的那种源于女人本性的母性的光辉。是母爱主题的延伸、发展和变形。诗人用一种类似白描的笔触描写了“泥沼”,或者说生活本身的污浊,然后,从美的角度重新安排了爱的回归。或许,只是一种理想吧,孩子的童贞和母爱的执拗。在这个把一切都轻描淡写的时代,只有那些善良的疯子,才贴近人性的脊梁]
  
  
   ◎雪泥中的女人
  
   她歇斯底里地捶胸。仿佛两只
   下垂的乳房已不属于自身。背帖着木墙
   空气静默。干裂的唇吐出二氧化碳
   熄不灭火焰。那场失去一切的灾难并不算什么
   丈夫捧着高跟鞋,捧着别个女人的脚
   一轮轮商讨之后结局自然呈现
   事实总不会进展的那么顺利
   北方的雪不会总是洁白,被车撵过的痕迹
   留下黑色的淤痕。
   她学习曾见过的疯女人,冲上马路
   衣服一件件落地,歌唱。歌唱我爱北京天安门
   歌唱我爱你塞北的雪
   乳房在飘雪中抖动,她抱头跪卧在雪泥中
   男人紧随其后,大汗淋漓
   洁白的汽车呼啸而过
  
   [黄昏已到,暮色伤人。这是一个被遗弃的女人。现在,这样的女人越来越多。街上到处都可见负心的男子。生活似乎是一种美丽的灾难,在我们面前一节一节坍塌。那些曾经可爱的女子,在逐渐地丢失一切,她们的哭泣无法挽回一厘温暖。她们用最后的想象,甚至用生命来抗争,也毫无用处,结局总是孤单。难道美好总是被人蹂躏之后丢弃?“北方的雪不会总是洁白,被车撵过的痕迹/留下黑色的淤痕。”诗人这样写道。这个悲怆的现实啊,让我们什么也不说,静静地读,读那个曾有着柔媚眼神的美丽黄昏一样的女子破碎的心,那里盛满了善良绝望的泪水。(另外,“帖”是不是应该为“贴”)]
  
  
   ◎赞美
  
   这些女人,在工地未来的日子里
   相拥而泣。那时将高楼林立
   见不到乱石岗、水泥搅拌机、斑斑的血迹
  
   有些男人手断于此,或命散归西
   小孩的斗殴成长为黑社会的火拼
   事故,此起彼伏。
  
   作为妻子。作为母亲。
   背地里赞美佛祖,赞美安拉,赞美上帝
   以此渴望得到庇佑或宽恕
   她们见面时,缄默而湿润的幸福
   来自于一股股暗较的劲。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们,作为妻子,作为母亲该怎样走过艰难的道路。似乎已经失去了希望和凭借:断手的男子,斗殴的小孩,此起彼伏的事故……这一切构成了生活里昏暗的阴影。没有放弃的只有她们,含着祝福和希冀,安慰那些伤者。而这一切,都源于温柔下面隐藏的坚韧性格。正是,这种默默的承受,忍耐,不气馁的向往,让人类走到了今天。信神的人是有福的,我们也将得到她们的庇佑和宽恕]
  
  
   ◎弄儿
  
   凭借窗口那一缕吊兰
   病中人开始赶路。她知道
   上锁必须有攀岩的力气。从小
   年年都有风雪来袭
   而门总是破碎不堪
  
   “弄儿,雪睡着后
   太阳就是唯一的谋杀者”
   无人审判。远方将哭泣带回现场
   你说那是黄昏中流血的女人
   她就是
  
   ◎初冬
  
   除了爬行
   没有什么可以让她含住眼泪。
   没有什么,
   胜过她以乳房养育的婴孩
  
   用微寒制成糖衣,裹住童年的苦
   任孩子含住它、吐出它
   表情翻云覆雨。
  
   雪,还不下来
   一个女人抱着婴孩
   在匍匐的人群中
   渐渐透明
  
   [和上面的比较起来,这两个显得单薄一些,空泛一些,画面感不是很清晰。在这里不作细致的评述。]
  
  
   ◎告别
  
   她想拖住夕阳的脚步
   她想被青山拖住脚步
   她听见城市紧追不舍的脚步
   她听不见儿女紧张的脚步
   她要制造一次骨折事件
   她的脚步才能被遗弃
   在落日来临准时入土
  
   [此首亦不加评说]
  
  
   ◎红河
  
   她呆坐窗边等候黄昏
   夕阳在玻璃上抹出一幅水墨——
  
   听婴儿拉扯稚嫩的嗓子,哑了
   看沙尘堵住流泪的眼睛,瞎了
   践踏青草将绿连根拔起,枯了
   抚摩花将自己拦腰折断,死了
  
   还有些琐碎的事件,比如
   清晨无法阻止头发的脱落
   夜晚无法拒绝重力,不被泥土吸引
   比如床的脏,眼的浊,刀的钝,针的瘦,
   比如火的灭。注定承受
   捧着亲人的骨灰往自己身上撒。
  
   她向窗外望去
   她在看红河是怎样汇聚在失明的眼中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年迈的妻子或母亲,独守痛苦和黄昏。她们的坚韧已经足够坦然地面对生命中的一切:
  
  
   听婴儿拉扯稚嫩的嗓子,哑了
   看沙尘堵住流泪的眼睛,瞎了
   践踏青草将绿连根拔起,枯了
   抚摩花将自己拦腰折断,死了
  
   还有些琐碎的事件,比如
   清晨无法阻止头发的脱落
   夜晚无法拒绝重力,不被泥土吸引
   比如床的脏,眼的浊,刀的钝,针的瘦,
   比如火的灭。
  
   [她们承受。她们掏出生命中最后一粒火,轻轻地吹熄。她们,“捧着亲人的骨灰往自己身上撒”;她们用那条翻滚着红色的河流,或者可以说成灾难,来擦洗自己失明的眼睛。她们幸福而荒芜,仿佛一片冬天的忍耐的原野]
  
  
   ◎渔女
  
   那就职守。除了撬开生硬的壳,
   还要将它罩在身上。多年后
   它们形成屋顶,扛着
   就可为孩子挡风遮雨。
   为正在海里守侯鱼群的男人铺好床
   拉起鱼网。无法回头、
   无暇欣赏他蹲在岸上的风景——
   吃午饭,不断吐出贝壳,在美丽的海岸,
   散落成精美饰品。
   海水残留致死的咸味。
   淡水贵重,用于洗澡、做饭,用来喝
   并洗清海蛎寄居的恶习。
   这,使它们惊颤一辈子的青春
   要以皱纹之美回报
  
   [我将这首看作全篇的总结。这应该是一首独立的诗,不在《她们》的里面。作者放在里面,显然有收束之意。用它概括女人的一生。冯碧落说,“茶的诗气息独特,有尖锐和锋利感,亦有柔软感,就像丝绒和剑气同时存在。她关注生命本身。这一组,各种女子生命的痕迹都勾勒出来。她们或隐忍,或脆弱,或迷茫……”
   从这些诗歌大致可以看出这样的特点。]
  
  
   写在后面:
   论坛里有许多爱诗歌的人和写诗歌的高手。小茶算是其中之一。她的诗歌并不是没有瑕疵。但是,我在阅读小茶其人其诗的过程中,得到一种极大的享受。所以,特别推荐出来给大家看。在阅读过程中,我尽量不破坏小茶诗歌的氛围,除了引用了几句外,就是做导读式的理解了。两组诗歌采用了两种方式,然而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大家关注小茶和她的诗。或者说,通过这位探索生命和爱的女诗人的诗样生活,进而关注诗歌和生命本身。可以肯定,我的理解有偏颇和狭隘之处,希望朋友们多多批评指正!!也希望小茶不要骄傲,多写诗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