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存世手書《談笑措置帖》到底是寫給何人?川大古籍所陳希豐教授認為此書寫給李綱,良是
(2024-03-28 09:03:28)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昨天收到當當網郵購而來的陳希豐教授費心輯佚而成的《張浚集輯校》之後,晚上又瀏覽了幾卷,發現陳教授對於張浚存世的手書《虔賊陸梁帖》被改成了《與李綱書》。陳希豐先生做出的解釋是岳飛奉旨率本部軍馬前往屠虔州城時,是高宗特賜密詔,只有屠城一說,沒有招撫之旨。而且也不會告知遠在四川閬州的知樞密院事張浚,當時朝廷已罷張浚川陝宣撫處置使之職,但因金偽合兵來犯,張浚乃以知樞密院事暫領職事,朝廷已由抗擊外侮改為先安內國策,且以遣使和金。而是帖中有“招撫剿除”“倚重巨鎮”“談笑措置”等用語與張浚對一名當時尚是中級武將的用詞不當。張浚也不應該用“僭率,僭率”的口氣來對後進的岳飛說話。張浚與岳飛此前素無交際,不可能知曉朝廷要岳飛屠城的密詔而要求岳飛保全庶民。
張浚原手書曰:
浚 再拜:虔賊陸梁,出於州郡,養成端倪,漸以滋蔓。左右談笑措置,招撫剿除,愜當事。會朝廷倚重巨鎮,一聽規謀,切望頤旨,早為之所。庶民獲安居,為惠甚大。僭率,僭率。浚 再拜。
紹興五年冬,張浚自江上還行在,奉旨入見,舉薦了呂頤浩、李綱、席益三人,朝廷乃以呂頤浩為湖南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潭州,李綱為江西安撫制置大使兼知洪州,席益知成都府路。李綱在《與張相書》第十、第十九、第二十都談到了虔寇陸梁、招撫剿除之事,以此之故,張浚作為主掌兵事的右丞相,剿除境內賊人是份內事,但李綱先達,故此蜀中詞氣謙謹。
我認為此說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