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密《齊東野語》為何要厚誣抗金丞相張浚,卻又手法拙劣?

(2022-11-12 18:20: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據史料記載,周密的祖上有個叫做周秘的,紹興七年官至御史中丞。其年五月初九日上疏宋高宗趙構,認為朝廷任命劉光世部將王德為淮西都統制一事應該聽取宰相的意見。周秘這道奏疏的時間是在當年八月初八淮西兵變之前三個月上奏的,當時宰相張浚被派到太平州去撫師,直到五月初九才返回行在建康。當時皇帝趙構與丞相張浚的關係變得很僵硬了。張浚堅持要乘勝收復中原,皇帝趙構則以宣仁太后年事已高,希望能通過與金構和而請金人遣還歸養。因此在正月二十五日問安使何蘚帶回道君皇帝與寧德皇后的崩問之後便有罷戰彌兵之意。這個要求被丞相張浚斷然拒絕。高宗氣得一連數日不朝,正月二十八日,丞相張浚請罷相歸政,自己也要回去供養年事已高的太夫人計氏。結果高宗不得已作出了讓步,但此後便開始牽制張浚事權,重用秦檜、沈與求,對岳飛帶劉光世淮西軍西去荊襄的奏請也是既予即奪,惹得岳飛大怒,一氣之下便上疏說與宰相議不合請持餘服,不待報而棄軍廬墓而去。

周密對於淮西之變的記錄爆出了兩條不見於正史的最為重要的資料:張浚之黨張宗元在聽到宣旨之後認為朝廷的處置必將激發兵變,但表示無可奈何。如果責在張浚,以張宗元與張浚的交情,必將力加阻止,但張宗元都表示無能為力,那就是張浚的頂頭上司鐵了心要弄出點事來方肯罷手。所始料未及的是,酈瓊罷淮西三萬多人全部帶走,不給皇帝留一點面子,殺掉了兵部尚書呂祉,卻把皇帝比較信任的堂兄趙不群留了活口讓其回到了太平州。

關於富平之戰,周密損人的方式就是說曲端是個勇將,趙哲臨陣脫逃以致官軍大敗的事不是應該追究趙哲的責任,而是朝廷不該抗金。抗金一事勞民傷財。至於曲端,雖然叛國的事實證據皆有,但別人叛國改予以譴責,但因為是張浚手下,所以曲端叛國,與金陝西都統婁宿私下通報並讓部屬將領先投敵就是對的。這些都是笑話。

關於孝宗隆興北伐,因為這事離周密出生時間稍微近一些,隆興北伐之後不過七十年之後周密就出生了,所以記錄的史料相對比較多一點。不過,在事件發生的時間上有些錯亂,好像南宋中興兩朝的大小事務都決之於張浚一人似的。把史浩阻隔陳俊卿的海舟薄伐山東以便與陝西德順軍堅守的吳麟相呼應的提議也歸功於張浚。但這事陳俊卿提出來的,時間在紹興三十二年夏秋之間,而非隆興元年春夏間。

此外,李顯忠、邵宏淵出師之事,是孝宗讓張浚來說服史浩的,到四月十二號左右,張浚跟史浩辯了五天,史浩說張浚是老臣,應該料及其中的風險,當然,史浩也明白這是孝宗之意,讓張浚來背鍋,所以,李顯忠符離兵潰之後,史浩上疏為張浚的過失不過是不辯敵我之勢而已。所以,八月初孝宗又以張浚為都督,左丞相陳康伯和新除右丞相湯思退都不被孝宗信任。這與史浩這個帝師傾向於支持張浚大有關聯。因為史浩也不喜歡湯思退。畢竟湯思退是秦檜的真實黨徒,而史浩在秦檜治下,弄得欠了當時寧波市政府的官錢,因為無力償還,只能跑到別處逃債。結果是得到一位賣燒餅的大媽的周濟才償還了官府欠債,並順利考上中了紹興十五年的進士,好像還是前十名以內的,因此秦檜一度還想拉攏他入夥,結果跟他在秦檜手下作大臣的叔父一商量,就斷然拒絕了。這一年,史浩已經四十歲了。而他的中表兄弟洪邁也是這年登第的,不過洪邁因為父親被秦檜打壓,所幸得到了他岳父張宗元的照料,在岳父的幕府做了幾年小官。而與他同年登第的處州士子湯思退,則立馬投身到秦檜門下,成了秦檜的真實幫兇,所以史浩與湯思退並不同志。因為史浩爹死後一直過得艱苦,所以,當大官叔父史才也不曾接濟過史浩母子。直到史浩登第,兩家才走得親近了一些。

隆興北伐是孝宗一手操作的,出兵的聖旨直接發給李顯忠邵宏淵,打到南京的指令是口頭上下達給李顯忠邵宏淵兩人的兒子的。並不曾與都督府協商過。都督府的作用就是協調軍食等雜務,不過,當時因為太上皇帝不肯動用國庫錢物,所以李顯忠邵宏淵的軍糧方案是打到哪裡就去問那邊的官府索要。打到宿州之後,軍士的賞錢是每人三百文,但宿州因軍興而物價奇高,燒餅百文一隻,也就是說,朝廷認為士卒拼命得勝的價值就是三隻燒餅的價錢。所以軍心離散,不肯力戰,兵潰,死者甚眾。據陳俊卿統計,死者有五千餘人。

隆興北伐失敗之後,張浚為了保住孝宗不被高宗廢掉,主動承擔了一些責任,但當時張浚也向孝宗提了要求,就是要他照顧好張栻。結果張浚一死,所有的屎盆子都往張浚頭上扣。所幸的是有李顯忠神道碑,邵宏淵行狀、錢端禮行狀、王之望墓誌銘等非官方史料為證。

当然,周密以《孟子》语为其书名,以示书中所记,大体上是不足凭信的齐东野老之语,无凭无据,以为茶余饭后谈资而已。后世学者明知其不足为凭证,而却屡屡引以为证,其用心之恶毒,亦可诛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