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對於南宋一朝到底有何功勞?暫定張浚有十八項貢獻
(2022-08-30 20:17:26)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一)重建朝綱與阻抑外戚擅權干政;
二)勤王復辟;
三)招降薛慶與誅殛范瓊;
四)鏖戰川陝以護衛行朝;
五)捍禦兩淮;紹興四年冬起自謫籍,被除知樞密院事,率樞密行府在江淮間指揮韓世忠與金兀术約日會戰。兀术懼,下令銜枚夜遁。紹興六年秋九月,偽齊劉豫大起境內簽兵30餘萬,分三道入犯。張浚以丞相兼諸路兵馬大都督劉光世、劉錡、楊存中、王德等與偽齊劉猊戰,大勝,繳獲資糧輜重金帛車船無數。
六)計廢偽齊劉豫;
七)出守福州;
八)懸壺濟世;連州瘟疫,張浚雖在罪籍,但懸壺濟世,活人甚眾。
九)廓清淮甸;紹興三十年冬十二月出鎮建康,徇月之間便指揮諸將將金兵驅除淨盡,淮甸因此無風塵之警。
十)收復虹縣與靈璧;孝宗登極後以唐太宗自期,每以武功不竟為憾,因此不顧臣下反對,越過三省樞密院,直接下詔於李顯忠、邵宏淵,明其打到商丘之後再侯朝廷指揮。張浚因事先不知孝宗北伐至南京的密旨已經直接下達給了前線將臣,因此只曾擬定有攻占靈璧與虹縣的作戰計劃,以致五月十二日接到朝廷密旨之後方率都督行府至濠州坐鎮處理相關軍政事務,而金主以遣大兵來馳援宿州守臣,因此李顯忠、邵宏淵敗北而歸。但張浚擬定的攻取靈璧與虹縣則已經震懾了金人,以致李顯忠、邵宏淵雖然大敗而還,而金兵終究不敢南犯,而隆興二年冬與金議和時因此獲得了較好的條款,減少了相應的錢物。
十一)整頓軍制;
十二)稅賦改制;
十三)屯田富民;
十四)促進外貿;
十五)取寺廟餘財以助軍資;
十六)舉薦賢能;
十七)抑制權貴與佞幸;
十八)繁榮學術與興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