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炎元年五月初二日詔修改哲宗實錄中皇太后高滔滔被誣枉之事,卻是為何?
(2022-08-23 20:35:34)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建炎元年五月初一日,兵馬大元帥康王在南京登基稱帝,大赦天下,有與民更始之意。第二日,即下詔修改成書於元祐紹聖間的哲宗實錄中有關太皇太后高滔滔的一些史實。這道詔書來得有些突然,畢竟,朝廷新組建,外有強敵,內有諸賊為禍,最緊迫的不是給一個死人平反,而應該是讓活人如何能夠活下去。但這道詔書是這樣寫的:
宣仁聖烈皇后,有安社稷大功,奸臣懷私,誣衊聖德,可令國史院摭實刊修,播告天下。
為何說這道聖旨有些不倫不類,這的確不是當日要務。況且,太皇太后高滔滔是神宗皇帝的生母,哲宗、徽宗嫡親的祖母,哲宗、徽宗當政時間長達四十餘年,清楚當時實際情況的史官與大臣皆已去世,徽宗九皇子趙構登極之後的最重要的軍國大政不曾加以處理,卻要給一個已經去世近四十年的曾祖母平反昭雪,卻是為何?況且,高滔滔垂簾聽政八年之久,軍國大政諸如宰相等官員任用,科舉及第士子錄用取捨,小到哲宗的保姆用誰,老師用誰,哲宗的生母該如何封賞,都一一掌控,生前並不曾受過半點委屈,何須重孫趙構給她平反?
儘管高滔滔生前並不曾受過什麼委屈,甚眾英宗皇帝沒有一個嬪妃,只有高氏這麼一個女人,四個兒子一個女兒都是親生,並無她人與之爭寵,所以說,為高滔滔平反昭雪完全是多此一舉。然則,在如此重要的時機出台這麼一道詔書的背後,又有哪些不可言說的辛秘?
首先要確認的是,這道聖旨出台,出自哪方勢力的請求。在建炎立國之初,朝廷內部有三股勢力,(一)兵馬大元帥府潛邸臣僚;(二)宗室強宗,如趙仲琮、趙士亻褭、趙子崧、趙叔近等;(三)外戚與偽楚皇帝張邦昌及其親信。
兵馬元帥府的臣僚主要是耿南仲、耿延禧父子與黃潛善、汪伯彥等人,這些人不曾受過太皇太后高滔滔恩澤,所以對於高滔滔沒有什麼感覺,也不想憑空生出一大批外戚來分享新朝權力,因此可以將這批人排除。
宗室子孫在太皇太后高滔滔垂簾聽政事情備受打壓,諫官陳師錫在哲宗元符三年向太后自請撤簾之後所上奏疏就曾名言,自古太后垂簾未有不致亂者,陳師錫之論並未排除高滔滔垂簾聽政的這一八年時間。因此,陳師錫作為與陳灌齊名的諫官,並不認為高滔滔擇立年幼的趙煦繼承大統而以自己垂簾聽政是什麼救苦救難之舉,反而認為高滔滔垂簾的這八年間導致諸多弊政的出現。因此宗室子弟也沒有要求對與自己不甚相親的高滔滔有平反昭雪的要求。
那麼,要求給高滔滔平反昭雪的,只可能是來自哲宗廢后孟氏與其姻戚以及試圖以孟氏作為救命稻草的張邦昌偽楚政權中大臣,如與哲宗廢后孟氏有姻戚關係的呂好問,圖以保命而極力抬舉孟氏,並恢復孟氏后位的張邦昌。
特被奇怪的是,哲宗的元后孟氏是高滔滔做主給迎娶的,為其保媒的有呂大防、范純仁、蘇轍等一大幫當時的朝廷重臣。但是,哲宗在紹聖四年終於下定決心與孟氏離婚,讓孟氏出家做了名女道士,而另外以元祐四年自己迎入宮中的美女劉氏為皇后。孟氏這一廢,便是幽居冷宮凡三十年,直到金人一把大火燒掉了孟氏所居的冷宮她才投到內侄孟忠厚家中。
這麼一個被皇帝休掉了的女人,三十餘年後,能夠代表皇帝將江山社稷傳給趙構嗎?
世界上有那個男人會把一個沒有為這個家庭生育子女且已經離婚幾十年的前妻來決定家業由何人繼承?趙構尊孟氏為太母,讓孟氏懷抱自己的兒子垂簾聽政,這不奇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