紹興三十一年,金人空國來犯之前,四川宣撫使吳璘一直在嗑藥裝死,為何?
(2022-06-09 11:27:55)
标签:
军事历史文化杂谈 |
宋高宗是一個手段很毒辣的皇帝,雖然有祖宗之約不殺士大夫,但他還是殺過不少文人士大夫。紹興議和成功之後,張浚被排斥,張浚的部屬也跟著倒霉,張宗元、劉子羽、劉錡等先後被罷斥賦閒。唯一的例外,是四川宣撫使吳璘始終穩坐四川王的寶座。但吳璘不是沒有被朝廷懷疑,而是採取了一種獨特的自毀策略:吸食五石散。五石散這種東西毒性極大,通常服食者不得長壽,而且也會對於權力這個東西沒有特別的慾望。這樣朝廷便能安心讓吳璘這麼一個半廢之物執掌川陝軍政。
紹興三十一年軍興之時,朝廷對於吳璘、劉錡都心懷疑惑,但架不住臣子們強烈要求朝廷用劉錡到前線殺敵,因此不得已把劉錡從荊南府調到了鎮江府當一把手。不過,劉錡當時是文官,所以,劉錡奉旨赴鎮江殺敵時,手上的親兵不過千餘人,以及動身之前所招納的一批新兵。即便是這樣,還是架不住朝廷的投降派主張殺掉劉錡以取悅狼主固和。
與劉錡孤身無援情況大不相同的是,四川王吳璘手上一直有大約二十萬的精銳步騎兵。地方都統都是嫡系,只有一兩個稍微有點不聽話的大將,那也不能怎麼鬧騰。但是,川陝財賦總領王之望以為吳璘是一副垂死之象,要求朝廷將吳璘兄子吳拱調到四川做吳璘的副手。而這卻不知不覺中犯了高宗的大忌諱。
不過,奇怪的是,戰事起後,吳璘一改前些年中猥瑣垂死之象,居然一舉收復了陝西十三州三軍之地。因此,朝廷雖然高興,但高宗心裡卻犯嘀咕了。如是,在派虞允文赴川陝宣諭,反倒與吳璘同志,誓死抗金之後,不得已找了個罪名,在紹興三十二年九月初四就把虞允文給罷免了,同時,派了聽話的王之望去督促吳璘班師回河池屯駐,將新復十六州郡全部還給了金主。這當中吳璘的主力三萬三千多人被金人屠殺。
因為吳璘有了這場打過,所以朝廷也在疑心他了。畢竟,因為這場戰事,四川的百姓恨死了吳璘,導致了三萬多個家庭失去了家裡的頂樑柱,當時可謂哭聲震天啊。四川民眾既然不擁戴吳璘了,那就放心讓他呆在四川,並未對他進行任何處置。
國家丟了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四川百姓有三萬多個家庭失去了父親兒子丈夫,但皇帝趙構不必為吳璘是否還會造反之能力擔心,這個生意還是有價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