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載史浩極力破壞張浚的北伐之舉,但晚年卻對張浚推崇備至,認為張浚功勳第一

(2022-05-07 10:04:03)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如題。為何這麼說?一則是史浩在跋楊萬里的張魏公配享議文章中稱讚楊萬里的人品好,認為國家如果用此國士,絕對不會背主求榮。二則是孝宗晚年要賞賜給史浩一條玉帶,史浩上疏辭免,認為自己不配,應該得此厚賞至少有兩個人在自己之前,一是有高宗內禪之際對皇帝有翊戴之勞的當時宰相陳康伯,另一個三十年老相張浚。由此,史浩認為,論國家功臣,當首推張浚。


近來讀史浩文集,發現古代大臣之間雖然政見常常不同,但對方若是人品卓越,依舊會得到政敵的敬重。當然,史浩從表面上看是反對李顯忠北伐的,也對張浚的一些舉措提出了不同的政見,但張浚對於史浩還是有勸解。在朱熹《張浚行狀》中曾經記載張浚與史正志爭論不休時,史正志後來對於張浚的大義凜然也有所折服,而張浚讓史正志歸告史浩,不要學秦檜背叛國家,因此在隆興元年五月便自請罷相歸明州居住。雖然史載王十朋極力論劾史浩,但史浩認為這是王十朋在藉此報復他,因為在王府做教授之時,得到高宗提拔賞功的只有史浩和張闡,而湯思退之黨李浩與紹興二十七年狀元王十朋在孝宗極為之後沒有得到任何提拔,因此史浩認為這是王十朋怨自己而已。而史浩除了勸孝宗下詔令吳璘棄德順軍之外,其實也無其他重罪,而隆興元年罷相之後,直到淳熙四年方才復召,這一去有十三年之久,很顯然孝宗是怨他聽從太上皇帝來阻礙自己立功之事。孝宗經歷過太上皇帝給自己配的宰相有四人,陳康伯,湯思退,洪適,史浩。陳康伯早死,湯思退是孝宗下毒賜死的,洪適任相半年之後即不復再召。至於陳俊卿、虞允文,雖然也是高宗一首提拔重用的宰相,但孝宗想必在任命他們為宰相之際只不過是得到了高宗的許可,而不是高宗硬塞給他的。以後的事情,比方王雄、留正、周必大,大體上是孝宗自己相中的。



史浩《辭免賜玉帶劄子》:

  竊以玉帶之賜自唐以來以寵元勲伏見陛下龍飛禦極距今二十餘年雖際內禪有翊戴之勞如陳康伯三十年舊相張浚未嘗有此賜臣遭遇雖久畧無尺寸可紀又已退休不識何功敢當殊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