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宰相陳康伯輿疾主持的甲申和議,朝廷何時定策棄地納貢稱臣求和與金?

(2022-04-28 16:06:47)
标签:

历史

军事

文化

杂谈

關於紹興三十一年宋金大戰,南宋官軍分四路捍禦狼主完顏亮的大軍,戰績最優的是吳璘在陝西收復了大部分淪陷州郡,其次是李寶以舟師自海道薄山東,將金人準備在大軍與宋人在東西兩淮對陣之際趁機自海道攻臨安的幾百艘戰艦燒毀,使其尚未出發便被消滅,而且還把教金人打造大型戰艦的浙江技師也捕獲回朝。此外,吳拱負責捍禦的荊襄防線互有勝負,彼此相持不下。而金主完顏亮親自統帥的四十萬主力在淮東西同時發動,劉錡在瓜洲因病兵敗,王權在淮西不戰自退,因此東西兩淮具失,王權退守馬鞍山之東採石,劉錡奉旨退守鎮江府。

十一月初二日,樞密行府葉義問與虞允文、馮方、洪邁等一行在鎮江相見,當日晚間,葉義問得到朝廷批复,以李橫權都統制領劉錡之兵,劉錡兄子劉汜因為楊抗之舉薦被任命為中軍統制。

十一月初三日,葉義問命令李橫、劉汜率兵赴瓜洲鎮與金軍對戰。劉錡不允劉汜出戰,而劉汜自以嫡孫,對於庶出的叔父劉錡不甚禮敬,因此不聽劉錡命令,自告家廟而率眾赴瓜洲鎮迎戰。

十一月初四日,李橫、劉汜大軍抵達瓜洲,與金軍對陣,完顏亮先命簽軍與劉汜、李橫相鬥,劉汜、李橫指揮軍隊大殲滅了金簽軍約四萬餘眾,至午間回營地休息進食,結果完顏亮以精銳親衛軍繞道將擔任火頭的七千餘人全部屠戮並將其所備軍食徹底傾倒,然後迎頭與官軍對戰,此時官軍力疲且刀刃已卷,官軍遂匆忙退後,溺亡於江中者甚眾,損失數万人。劉汜因見機早而率眾逃遁,故其中軍損失不大,李橫僅以身免,其官印亦失落水中。

十一月初六日晚間,葉義問得到朝廷指揮,同意將劉錡罷免,以成閔兼領其軍;王權罷免,令池州屯駐軍馬都統制李顯忠統領,並令中書舍人虞允文趕往馬鞍山勞師且督李顯忠來接管王權兵權。當時王權所領兵尚有一萬八千餘人。

十一月初七日,樞密行府排出使臣攜樞密行府公文召王權赴鎮江議事,虞允文因為攜帶大量勞軍的金銀錢幣及空白官告赴採石,所以稍微晚了幾個時辰才動身。虞允文一行初八日一早行抵採石渡十餘里地處,時王權軍中統制官張振、王琪等雖然被王權安排與金人割江對陣,但恐王權之事事連於己,故此亦無戰意,虞允文因勢利導,當日便在與金軍的對戰中取勝,將成功越江登岸的數百金軍全部殲滅。次日,完顏亮令參知政事李通跪受詔命,遣使過江,傳達完顏亮召王權降金並以富貴的指令。虞允文當即回書,謂朝廷已遣李世輔來掌管此軍,而王權已被重置典憲。

十一月初十日,李顯忠自池陽趕到採石,跟虞允文見過面之後便再度致書狼主完顏亮,謂掌管此軍之李世輔即當年手俘二太子斡離不者,不如狼主先退一舍,以便官軍過江一戰。收到李世輔的回复之後,完顏亮便決定離開採石,再復淮東瓜洲鎮,以期於瓜洲過江,以辱踐江東。

十一月二十七日晨間,狼主完顏亮為遼國降人所弒,三十日,金戶部尚書梁球聞金主被弒,馳入瓜洲鎮金都督府,建議移牒南宋樞密行府請和退師。

十二月初一日,葉義問在鎮江收到金都督行府罷戰修好的移牒。十二月初三日,行在臨安收到葉義問的奏報與金都督府移牒,決策十二月十日御駕親征自行在起发,並且已經決定與金講和。這也是紹興三十二年正月車駕至建康後不肯以張浚為宣撫使的緣由。而史書所謂的甲申議和,其實在三年前朝廷就已經定策。意外的是,金世宗不按常理出牌,而是利用完顏亮的六十餘萬大軍繼續在淮甸荊襄陝西與官軍鏖戰。

因為狼主完顏亮是被下屬謀殺的,這讓宋高宗很是畏懼,因此急忙內禪,自己做個太上皇帝,落得大權在握卻不用承擔風險與士大夫的責難。這應該是紹興三十二年五月內禪的緣由。因為高宗發現自己根本指揮不動臣下了。比方正月末高宗要讓楊存中當江淮宣撫使、虞允文為宣撫副使,劉珙金安節不書黃籙,陳康伯、朱倬去威脅劉珙,說這樣會連累張和公,劉珙也不答應,說我為國家計議,不能為張公謀。結果楊存中的江淮宣撫使也沒有當成,而虞允文也被派往陝西做宣諭使去了。不久因為與川陝宣撫使吳璘不偕,虞允文又被調到荊襄任制置使。當年四月份,高宗不得已令楊存中解兵柄與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