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援引秦檜以為己助的謠言何以被當真了?因為:謠言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2022-04-20 12:51:02)
标签:
历史文化杂谈 |
關於中興初期的抗金統帥張浚的很多謠言,千百年來一直沒有人能夠完全推翻,一個根本的原因就是世人所謂的謠言一張嘴,闢謠跑斷腿。要給歷史人物闢謠,真的太難了。
就拿題中所論及的紹興六年張浚極力援引秦檜出山以為己助之說罷。這個說法有兩個出處:一是趙甡之《中興遺史》,一是趙鼎《筆錄》及其門客所撰的《趙鼎事實》。趙甡之跟秦檜的關係不好,在秦檜為相的二十年間,趙甡之苟且存活,對於秦檜的惡行也不敢輯錄,但對於張浚、劉錡、吳玠吳麟吳拱兄弟子侄、劉子羽等殺父仇家,則有諸多詆毀之言。趙甡之是鄜延路統制官趙哲之子,趙哲在建炎四年十月初一日被宣撫使張浚以臨陣脫逃導致富平兵潰之事處斬,因此當時親見其父被斬的趙甡之對於這些人及其後代都恨之入骨,有寢皮噬骨之心。
至於趙鼎,最初與張浚可謂同志,在靖康圍城中不肯屈身事張邦昌而逃到太學。但之後兩人便分道揚鑣了。趙鼎做了王時雍手下的開封府刑獄推官,張浚卻逃到濟州府康王大元帥府混飯吃。(張浚丟官之後沒有去處,禮部尚書謝克家給他找了臨時住所,後來就隨謝克家一起到了濟州。謝克家是去濟州給趙構送徽宗的傳國玉璽)
為何說紹興六年張浚援引秦檜出山是謠言?
理由如下:
一、當時張浚與秦檜素未謀面,張浚自正月十五奉旨巡邊,直到當年八月初九才自江上回行在奏事。
二、朝廷於紹興六年五月十八日詔以觀文殿學士秦檜知溫州,在職無所稱。同年六月十九日又徙知近畿紹興府。八月初四日秦檜入見,高宗請秦檜喝茶賜坐,君臣之間一團和氣。本來秦檜面聖之後就當赴任,但要等張浚八月初九自江上回行在來舉薦他,你信嗎?反正我是不信的。
三、紹興六年冬十二月十五日,秦檜自臨安付行在平江府入見,詔以秦檜為樞密使,十六日,又詔許秦檜入見時張蓋如同宰相。這是張浚下旨還是高宗下旨?張浚會傻到給自己找個上司來分權嗎?
四、紹興七年正月二十五日,秦檜自行在臨安府來平江府入見,至,便請朝見時獨立一班,與宰相張浚抗衡,但被駁回。駁回或者奏請,似乎都不是張浚所主張的。如果是張浚援引的,秦檜能如此明目張膽地與宰相張浚抗衡嗎?
我做這些東西的辯誣與考證,實在是費力又費腦子,沒有預想中的那麼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