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十朋、馮方、查籥、李浩與胡憲被太學生稱為五賢士,陳俊卿何以不是其中之一?

(2022-04-17 17:05:42)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紹興二十九年六月二十五日,年已七十三歲的胡安國侄子胡憲因賀允中舉薦被召。先是,秦檜用事,諸賢零落,迪功郎胡憲家居不出。秦檜死,以大理司直召,未行,改秘書正字。既至,次當奏事,而病不能朝,乃草疏言:

金人大治汴京宮室,勢必敗盟。今元臣、宿將惟張浚劉錡在,識者皆謂金果南牧,非此兩人莫能當。願亟起之,臣死不恨。


張浚、劉錡兩人皆為積毀所傷,未有敢顯言其當用者,憲獨首言之。疏入,即求去。帝嘉其忠,詔改秩與祠歸。初,胡憲與劉勉之俱隱,後又與劉子翬朱松交。朱松將沒,屬其子朱熹受學於胡憲與劉勉之、劉子翬。朱熹自謂從三君子游,而事籍溪先生為久。方胡憲之以館職召也,適秦檜諱言之後,胡憲與王十朋、馮方、查籥、李浩相繼論事,太學之士為《五賢詩》以歌之。人始信胡憲之不苟出,而惜其在位僅半年,不究其底蘊云。

當時朝野皆忌用張浚劉錡,以高宗疑其無罪被廢幾二十年,一旦復掌兵柄,恐有不復朝廷驅使之虞。而胡憲因孫道夫使金歸奏金人廢盟入犯之意,因此胡憲自以年老而去日無多,無所畏忌,故上疏言之。

紹興三十一年春正月初十,胡憲以論事不合,自請致仕歸養,因此太學生作詩以頌。隨即,王十朋相繼上疏論劾奸臣貪官,入鎮江屯駐御前諸軍都統制劉寶,少傅、殿帥楊存中等,因此高宗甚為不滿。於是王十朋亦自請祠。

 

於是,朝廷乃以左迪功郎、守秘書省正字胡憲特改左宣教郎、主管台州崇道觀。胡憲以老乞奉祠,吏部言:“在法,館職到任一年通四考改官。按憲以賀允中薦,累召方起。今到任半年,卻有實歷過十餘考。”故有是命。胡憲時年七十有五矣。三館之士,分韻作詩,共餞其行。

史書謂陳俊卿首先向高宗進言當啟用張浚,理應被太學生認為是當朝賢士之一,可惜太學生們卻不這麼認為。真是奇了怪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