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被判定為偽書的《子夏易傳》也值得一讀,其言近而旨博,可以修身養性

(2022-04-12 19:07:41)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五經》是古代最重要的基礎讀本,秦始皇焚書坑儒,《詩》《書》皆被收繳焚毀,唯獨種樹醫技類的著述和占卜吉凶類的《周易》允許民間研習。所以奇怪的是,《子夏易傳》如果真有其書,應當是流傳有序,不至於輕易被毀棄之。四庫館臣考述曰:

    《子夏易傳》十一卷,舊本題卜子夏撰。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云韓嬰作,或云丁寛作,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議亦曰:“按:劉向《七畧》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荀朂《中經簿》云《子夏傳》四卷,或云丁寛是。先逹疑非子夏矣。又《隋書·經籍志》云《子夏傳》殘缺,梁六卷,今二卷,知其書錯謬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畧》云《易傳》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麤畧,旨趣非遠無益後學云云,是唐已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晁說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唐張弧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别著録。)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故《宋國史志》以假託《子夏易傳》與真《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畧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記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乂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乾隆四十五年二月恭校上。

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而其後班固《漢書·藝文志》不收《子夏易傳》,則可能是因王莽遷都,導致是書亡軼。魏晉之際,古書漸出,非為魏晉士大夫所偽託者,有竄入條目之可能,有牽強附會之可能,但以此便謂魏晉時偽託製作,則有貶低古人而推高魏晉學術之意。然唐興,孔穎達極為博學,所定《五經正義》為學者所尊,其中卻未曾論及《子夏易傳》,孔穎達或未曾一覽是書。劉知己號為博洽,則亦不主立於朝廷官學。但這部書不論其真偽,其言淺近,不誇張洪飾,頗得古易之真義,可以一讀,以為修身之用。

《子夏易傳》卷一

  周易

  上經乾傳第一

  【乾下乾上】

  乾,元亨利貞。《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乾,始降氣者也。始而通,終而濟,保其正也,故統萬物而無外。夫天者位也,質也;乾者,人也,精神也。有其人然後定其位,精神通明,然後統其質,故能雲行雨施,生類繼續,大明終始,而分其六位,乘其隱見,而得其變化,故得生成而性命正矣。是以聖人之當位也,保合於乾元太和之道,乃利而終正也。故能首出庶物,萬國保其安也。

  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健而不息,天之運也。自強而成德者,君子之事也。

  初九,潛龍勿用,曰陽在下也。陽氣始生,潛而未形,雖德,龍德與衆,無以異也。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曰德施普也。陽氣生物,始見於田也,稼者可以乘其時也。惟大人學之成德,可以普天下所利見,明其道也。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无咎。曰反復道也。君子能通天下之志,體天下之變,屈舒用舍,唯時進退者也。故當知終之地,守知至之機,有庇人之大德。守事君之小心,雖在上位,反而復守其卑,健於德,敬於人,勤於事。上終日而不懈,夕猶惕然。此其道也,雖危何咎?君子所以修其德而後其身也。

  九四,或躍在淵,无咎。曰進无咎也。官人者,人望其咎也。位高者,主畏其逼也,位革於下也,可無懼乎?位上公也。逼帝王也。可進而謙讓,恤患以勤百姓,將務時以進其道也。而猶自疑德之薄,而位之下,而卑以自守。故曰:在淵,无咎也。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曰大人造也。陽升而萬物相見也,以聖人之大德,而爲乎天下,明以周之,神以化之,而莫見其狀,則智罔辨其處,萬物咸仰其宜,利見大人,而賴其治也。

  上九,亢龍有悔。曰盈不可久也。陽極則消之,盈則虧之,終則始之也。亢而不知,雖尊極天下,威大四海,未離於悔也。故聖人與時而消息,則堯授舜,舜授禹,不極於亢,而善其終也。

用九,見羣龍无首,吉。曰用九,天德不可為首也。陽者,剛德之物也,凡用者皆取焉。故曰乾坤其易之門邪。陽肆而不已,則暴;時而後動,則治。夫首者,事之倡也,故聖人之治天下也,有以誅亂去惡者也。應之而正非,其倡也,則天下皆覩聖人之用九之無首也。此天之無私矣。天下之歸矣,吉何往哉。


 是書乾卦註解的後面的部分與其他諸本大同小異,所以不再收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