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隆興元年正月初九日張浚進拜樞密使,究竟是誰在支持誰又在阻止這一除命?

(2022-04-04 09:28:14)
标签:

历史

文化

杂谈

         
         史載:隆興元年正月初九日,史浩右丞相,張浚樞密使兼都督江淮諸軍事。之前是陳康伯擔任左丞相,史浩任參知政事,張燾、黃祖舜同知樞密院事。但史浩盡除右丞相朝廷無異議,前一日,孝宗皇帝御筆將除命上張浚的樞密使畫掉了,意即只進除都督江淮屯駐軍馬事。但在宣麻之前,執政聞之,奏請如舊議,孝宗不得已又同意了張浚加樞密使的除命。這個波折史書不載,惟新除中書舍人周必大《龍飛錄》有所記載。周必大《龍飛錄》曰:


庚子,宣麻,史浩拜右僕射兼樞宻使張浚拜樞宻使、都督江淮軍馬。昨日擬定魏公除目,上以筆圈去樞宻使三字,止升都督。今早執政奏事聞之,請如初議,而制已付閤門,遂用舊文首尾詞告廷,而令直學士院劉珙歸改其詞行下。

是日,鎖禮部貢院,勅差翰林承旨洪遵知舉,兵部侍郎周葵中書舍人張震同知以免解就試人眾增參詳官二人,點檢官四人國子司業王十朋為別院考試官


          雖然,史書沒有明確記載這中間的波折,但周必大的這則記錄相比事出有因。朱熹《張魏公行狀》及《宋史》張浚本傳都有史浩在紹興三十二年八月進除參知政事之後,大凡張浚所奏請的措置,都被史浩阻格之,比方陳俊卿奏請以海道薄山東以呼應陝西吳麟,不使新復陝西州郡復落入敵手,而周必大的日記則謂紹興三十二年十月就有旨讓吳麟放棄德順軍還河池屯駐,以守蜀口。結果吳麟因為擔心孝宗懷疑自己有貳心而不敢違旨不遵,白白失去了陝西德順軍等十新復十七州軍,三萬三千將士被金人屠戮,蜀中哀哭震天。因此,孝宗此時對於史浩可謂是言聽計從而罔顧國家民族利益。

          現在的問題是,周必大的記錄只言執政奏請如舊議,說這個話的是左丞相陳康伯還是與張浚關係不錯的同知樞密院事張燾、黃祖舜?黃祖舜諫阻了對秦檜家人的異數恩典,又反對韓世忠子韓彥質除密閣修撰,外戚劉堯仁升右文殿修撰。又不肯讓孝宗皇帝加秦檜黨人楊願遺表恩澤,理由是楊願黨附秦檜,潛中善人。黃祖舜又諫阻高宗要殺劉錡侄子劉汜的決策。黃祖舜是妥妥的張浚同志。至於陳康伯,也與張浚關係不錯,紹興三十二年冬,還請張浚為其族譜作序。所以說,反對張浚為樞密使的應該是史浩,而支持這一除命的,應該有張燾、黃祖舜以及陳康伯。

        當然,張浚應該也了解到了朝廷內部的爭議,因此除命下達之後,張浚上疏辭免。 可以說,誕辰進除在辭免時,應該是有反對意見的,之所以要辭免一則是堅朝廷之意,如果只是說說而已,那表明反對派勢力太強,不如不幹,免得惹來麻煩。張浚的辭免奏疏中也是有所指的。不過,不了解背景,就會忽略這一點。張浚的辭免奏疏也可謂是話中有話。

張浚辭免疏曰:

 

江淮重寄猥出異恩犬馬餘生蓋安微分輒上臣愚之請制可之音中謝)。伏念臣少不如人老將及耄一士賢百萬之眾素乏修能百里半九十之時仍當末路倘進退不懲於迷複則鬼神將害於福謙顯罹嘖有之言重玷並包之度況明光之口雖陳於別塞而赤白之囊不徹於甘泉分屯已固于長城申命何資於錫鉞伏望皇帝陛下擴日月之照推天地之恩俯憐視之幾何時加全護;不憚出綸之惟反曲賜矜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