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理财——晒晒我的债基

标签:
家庭理财债券基金投资收益率财经 |
分类: 家庭理财 |
看完了若干基金公司的上半年公告以及对下半年的预期,总体感觉不容乐观。活在当下、面对未来,就像不能没有水一样,我们同样离不开钱。但面临现在全球通胀的时代,试看1元钱在30年前能买1斤猪肉,1斤地道的柴鸡蛋,而今1元钱也就够买一个茶鸡蛋了,还是吃激素的鸡下的速成蛋!把钱放在银行贬值,让您的财富在消声无息间白白流失,实在有愧于赚钱时的那份辛苦呀!
上周六大连日报的《“空巢养老”成趋势
第一老:老伴。“牵着你的手一起慢慢变老”,将是夫妻退休以后很幸福的事情,否则在“空巢养老”时代一定会很孤独,“夫妻之间应该在40岁以后彼此关心,各自的身体一定要定期做检查”。
第二老:老房。若市民在退休时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老两口在外租房住可能会内心苍凉。即使与子女住在一起,也还得看他们的脸色,“自己有房子住是退休以后最起码的尊严,到时还可以把市区的房子高价出租,到郊区租低价房吃差价”。
第三老:老体。如果在老了以后没有好的身体,做再好的养老规划也没有用。“老体”健不健康不是退休以后才决定,而是要在中青年的时候加强锻炼身体。
第四老:老友。最好要有几名相知很深的老朋友,比如有30年至40年交情的人,可以在公园泡一杯茶坐一下午,也可以翻来覆去地从儿时的事讲到现在;还要有几位谈得来的老年朋友,以防总是生活在一个怀旧的环境中。
第五老:老本。有了自己的“老本”,就不用向子女伸手,“人老了以后有钱才有尊严”。
尤其是这“第五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退休养老金,应该多多益善呀!对于普通工薪族,除了正常工资收入,如何增加投资性收入,就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事儿了。
目前最普遍的投资渠道就是买基金了,若是遍访各大银行和投资机构,咨询如何买基金、买什么类型基金等,往往是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因为这里面存在的利益链条呀!
我喜欢用数据来说话,因为收益与风险并存。从去年11月至今,我的投资策略一直是货币基金+债券基金+定投股票基金。我当时选的是富国天利债券基金(100018),11月19日和3月17日两次购买,现在来看看九个月以来它的累计净值变化情况:
2009-11-19
2010-03-17
2010-08-16
2010-08-18
期末累计净值 / 期初累计净值 = 投资期间的收益率
可以得出,3月17日购买的五个月收益率为2.8%,11月19日购买的九个月收益率为4.43%。这只不过是个计算值,别忘记该基金在此期间进行过分红:
编号
权益登记日
1
2
3
本人选的是分红再投资,产生了神秘的复利效应。帐面显示的五个月实际收益率为4.77%,九个月实际收益率为7.16%。
还没算完呢,因为大家常说的是年收益率这个指标,是指一个自然年时间段内的收益水平。所以,俺只能按照现有时段的平均收益来预测一下年收益率了。
4.77%*12/5=11.44%
11.44%,9.54%?五个月,九个月?
有人可能会问了:“为啥投资时间越长,收益率反而降低了呢?”因为这两个数据是根据实际投资时间段的收益率推算出来的预期平均年收益率,每个投资时间段的股市运行情况不仅一致,涨涨跌跌是很正常的现象呀!债券基金追求风险可控范围内的收益,控制风险是它的重要目标。用普通话来讲就是:投资债券基金的风险要比直投股市、投资股票型基金小得多,当然涨的时候不会像直投股市、投资股票型基金涨那么多,同时跌的时候也不会像直投股市、投资股票型基金跌得那么惨,收益比较稳定一些。一般而言,年龄偏大的投资者可以加大债券基金的比重,养活股票基金的配置。资金量大的投资人,也可以多选债券基金。防守做得好的人,才可能赚大钱嘛,这不也同时证明了一个信息悖论:少即是多!
现在再端详一下这两个预期平均年收益率的数据感觉如何呀?!当然,我现在已经转向收益率更好的债券型基金了,但投资时段过短,数据不足已拿出来说话。
今天买基金不是为了明天就赚钱,而是为未来做更美好的谋划。让时间成为财富的放大器,让每一个投资者可以凭着一颗平常心来迎接自己财富的慢慢积累与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