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10-03-23 12:29:36)
标签:

婺源

旅游

分类: 旅游游记

     此处上接《20089月下旬之行(三)——2》。 

甜美的一觉醒来,推开窗子,青瓦白墙、炊烟缕缕,一切都是那么地安静。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吃完早饭,拿着相机随他游览理坑。先上段介绍:

理坑原名理源,位于婺源县城56公里的沱川乡。建村于北宋末年,村人好读成风,崇尚读朱子之书,服朱子之教,秉朱子之礼,被文人学者赞为理学渊源。几百年来这偏僻山村,秉承勤学苦读之风,人才辈出,先后出过尚书余懋衡,大理寺正卿余启元,司马余维枢,知府余自怡等七品以上官宦36人,进士16人,文人学士92人,著作达333582卷之多,其中578卷被列入《四库全书》,可见理坑昔日的辉煌。至今仍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有明代崇祯年间广州知府余自怡的官厅,明代天启年间吏部尚书余懋衡的天官上卿,明代万历年间户部右侍郎、工部尚书余懋学的尚书第,清代顺治年间司马余维枢的司马第,清代道光年间茶商余显辉的诒裕堂,还有花园式的云溪别墅,园林式建筑花厅,颇具传奇色彩的金家井。这些古建筑粉墙黛瓦、飞檐戗角、三雕工艺精湛,布局科学、合理、冬暖夏凉,是生态文明的绿宝石,是建筑艺术的博览园。已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个民俗文化村之一。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门廊上的雕刻都在文革是被毁掉了,是中国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呀!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果然又是一个古村,文化底蕴很是丰厚呀!门票上的代表照就是百子桥,我觉得另一个特别值得说的就是七尺街。这里的房屋是一家挨一家、逐个建起来的,一般都是跟邻家的外墙找齐,最后形成一条条不足一米窄窄的街道,但有一段却有二米多宽。据说当时正要建房的这两户人家,一家是做官的,一家是经商的,都比较有势力,都想按各自邻居的外墙位置尽可能地扩大自家的面积。但如果这样建的话,这条街最后会连二十厘米都不到的。其实两家都想多占,但最终还是各向后让一步,退一步海阔天空嘛!于是就在这儿给子孙做了榜样,留下了这值得人人称道的宽宽的七尺街。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再看几张保留下来的精雕细刻文化瑰宝吧。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上面几张都是木雕,下面这张可是石雕呀!百花厅的门坊。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再来张理坑小景。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著名的百子桥。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回到住处、背上背包,往彩虹桥进发。彩虹桥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廊桥,建于南宋(1137年)规模最大——全长一百四十米,保存最完整,设计最科学的一座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彩虹桥在整个徽州,乃至中国仅此一桥,她是是中国廊桥史上的绝版,是徽州文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成为婺源的象征,是婺源标志性的建筑。

从高处可以看到彩虹桥的全貌,从桥上走,再从石墩上回,还有闪闪红星漂流的拍摄点。这是一座浪漫的古桥,是您怡梦的地方,踏上吉祥、美丽的彩虹,很可能会留下一段难忘的故事呀。值得一游,推荐!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下图为《闪闪红星》漂流拍摄处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远观彩虹桥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下雨了,我们坐在廊子里休息,顺便欣赏美景。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3      此处下接《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