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10-03-22 12:35:48)
标签:

婺源

旅游

分类: 旅游游记

    又是文字、又是图片的,所以这编码都不知该怎么编了,大家就凑合着看吧。此处上接《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1》。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先来两张图片养养眼,回顾一下婺源夏季午后的景色,多么清澈的溪水呀!秀山碧水呀!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养好眼睛,提提精神,继续赶路喽!
   

继续风吹日晒地继续向北赶路,我先去的是涵虚洞——一个溶洞。碰到了一个上海来的团队,因为里面的讲解员要凑足人数才带着进去,所以我就跟他们拼在一起了。叽叽喳喳的,甚是呱噪!跟本溪水洞、云南九乡溶洞类似,看来咱们国家地域宽广,各种特色地形遍布全国呀!这里比较有特色的是临出洞的最后一程是需要乘船的,还有几个和我一样的散客走得比较快,所以赶紧凑了一条船就先出来了。终于又见蓝天、白云、青山、绿树,而且又恢复了安静,心情格外地好。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这是洞外的介绍牌。洞内有金山、银山、水中牡丹等,拍出来的效果一般般,就不在这儿示众了吧。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终于又出来见到蓝天白云碧水了!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随后我来到大鄣山,景色不错的嘛!需要爬石阶上山,好在我的拖鞋还算跟脚,加上他帮我背着包,所以没觉得吃力。碰到好的景致,他还帮我拍照,还向我介绍各种植物。上一段查到的介绍吧:

大鄣山位于江西省上饶地区婺源县,亦称三天子鄣,地处皖赣边界,婺源的北部屏障,属黄山余脉 。清代诗人汪循《登大鄣山》诗云:清风岭上豁双眸,擂鼓峰前数九州,蟠踞徽饶三百里,平分吴楚两源头。这里也是吴楚分源的屋脊,是鄱阳湖水系乐安江与钱塘江水系新安江的分水岭。这里群山环抱,山峰林立,森林覆盖率高达 90.7% ,山峰标高 800―1600 米,主峰擂鼓尖海拔 1629.8 米,巍峨雄伟,俯瞰平川,是县内最高的山峰。现已开放的鄣山大峡谷――卧龙谷,是一处景观价值独特,完全原始风貌的高山峡谷景区,是一处金庸笔下的人间美景世外桃源...... 卧龙谷里春季山花烂漫,夏季郁郁葱葱,秋季红枫尽染,冬季冰雕玉砌,景区四季变换不同的色彩,而高山峡谷里更是瀑布成群,飞龙吐玉;彩池连环、相映交辉,整个景区类似九寨沟海子的彩池何止成千上万,就这样,紫色的山、绿色的树、白色的瀑布、彩色的深潭构成一幅天 然泼墨山水画......

大鄣山保存着结构复杂,功能齐全的自然生态系统。景区内气候凉爽湿润,蕴藏着极其丰富的生物资源,这里由于地质年代悠久,水资源丰富,加之地貌独特饿,纯然超尘净地。首期开发卧龙谷设计了轻松休闲的游步栈道,朴拙的茅舍、古雅的茶亭、精巧的石屋点缀其间,那么贴近生活、贴近人文。深度开发大鄣山自然风景区将是一个集观光旅游,寻古访幽避暑休闲,攀岩溜索,康体竞技为一体充满山野情趣的生态乐园。勘称都市人魂牵梦萦的乐土圣境......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只有一身行头,驴行至大障山的我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卧龙谷里流淌着白哗哗的山涧水,汇成一潭潭碧玉一般颜色的潭水,真的是能净化人的心灵,让人的心跟着一起静下来。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我们就走到这了,为了赶下山的车,不能再往前走了。


    我们赶着乘坐最后一班车下山了,这是今天最轻松的一段了,不需要开车、不需要风吹、不需要日晒、不需要背包,只需要变换角度地欣赏着日落红霞装扮下的大鄣山。听着他与那些工作人员用当地话热闹地攀谈着,我也仿佛成了当地人。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再来张清澈见底的山涧水吧!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此乃“静心池”。来到这里,可以让你的心一下安静下来,这优美恬静的一池碧水,让我们想起唐朝诗人常建的诗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故得名:静心池。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我现在看到这张图片,感觉特像张家界的金鞭溪。不过可比金鞭溪的水深呀。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从下山班车上拍到的,我们上山的石阶路。

天已经黑了,我们赶往理坑。还得绕回到清华镇才行呀,顺便远观了一眼傍晚的彩虹桥。没来之前,我本以为婺源应该是个不太大的地方,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不是很正确。婺源的每个景点间距可不近呀,想要把东线、北线、西线都游览完,就会在路上耗费很多的时间,所以建议自由行的各位选择一条线仔细地玩好就行了。

路过沱川,看到有很多学生,据说是景德镇陶艺学校的学生到此写生的。又开了好久的盘山路,还从一个小瀑布下穿过,总算到了理坑的售票口。买了票(20元),摩托车就在狭窄的街道中穿行,不一会儿就到了住宿地儿。其实就是一户人家,把楼上的房间都开辟出来而已。都这么黑了,人生地不熟的,也没啥可选择的,就挑了一间最好的标准间住下了。60元,双人床,独立卫生间;晚饭就在这家吃的,特地点了当地特色——红烧荷包鲤鱼(40元)。吃饭的时候跟另一位当地人聊天,他看了看我查的攻略说:这上面写的价钱早都涨起来了,现在哪有这样的呀!看来,随着游人的增多,当地人的经商意识不断增强,一切都水涨船高了呀!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我的荷包鲤鱼,准备下锅喽!下图:糊豆腐。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我的红烧荷包鲤鱼上桌了!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呢!像我这种吃鱼老手了,还是感觉老好呀!好吃!赞一个!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2008年9月下旬之行(三)——2  

此处下接《20089月下旬之行(三)——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