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可是咱们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占据的地位那可是相当地重要呀!举足轻重呀!至高无尚呀!
今天上午看到都老师写的《又要过年了----说说过年的故事》,写得超棒
,不愧为文学教授呀!特转载一下,以便大家共同欣赏。详见下文:
我很庆幸,也颇欣慰,43岁以前的春节,我基本上是和妈妈在一起度过的。我的过年故事,是和那个叫卜家胡同的地方密不可分的,所有与过年有关的快乐与幸福都洒播在胡同和小院的每个角落。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春节带给我的温暖与欢欣会浸润我的一生。我这里想写写86年至96年这近10年的一段过年时光,因为那时妈妈刚退下来,可以和我们从从容容的筹备,欢欢喜喜过大年。
以前妈妈太累,总是又要工作、又要忙年,让我们心疼无比,心想什么时候妈妈不上班该有多好。
一、民以食为天,“吃”是中国春节的传统主题,春节更是集民间地方食品特色之大全
那时候,一进腊月,年味就出来了,是从人们脸上的喜庆表情和筹备过年的忙碌身影中渗出来的。到了腊八,正式拉开过年的序幕。腊八粥一定是妈妈亲自买来几样食材,基本上是(不一定是8样,有时多有时少):主料大黄米外添加莲子、葡萄干、花生米、红枣、红小豆、绿豆等配料,提前泡好,慢火熬成粥,成金黄的、粘粘的、香香的,还非常润滑,再放点糖,好吃极了。这一天我们还要用老醋腌制“腊八蒜”,一定要选紫皮蒜(我来大连几年从没把蒜腌绿过,原来这里都是白皮蒜),10天左右就腌好了,醋微辣、蒜倍儿绿,过年吃饺子拌凉菜绝了,
还能解油腻。腊八到小年这半个月妈妈更忙,她会以饱满的状态、高昂的斗志为这个家全力营造年味,她一直坚持好多年蒸粘糕(豆包、切糕),再蒸些白面馒头和豆包,还会在馒头上盖上红戳,分外漂亮。
我们在辅助妈妈做打下手的事情,透过蒸腾的热气,看到妈妈红朴朴的脸庞,奔年的劲头特别足,我们心疼她累,总劝妈不要再蒸了,妈妈说不做这些不象过年的样,再说自己做的好吃,其实她老人家能吃多少,还不是为了我们,为了年的兴旺。
小年一过,主食备好后,开始忙各种小菜了。妈妈总爱做这么几样菜,一是肉皮冻:把肉皮煮好剁碎,放黄豆、豆皮、咸菜丁、牛肉丁、辣椒面炒熟熬好,凉透了就可以吃了。二是酱牛肉:各种调料煮完捞出,然后放糖和酱油料酒酱,放凉切盘。三是炒出一大锅猪肉、酸菜、海带、粉条,随吃随热。四是炒一小盆里脊丝炒黄瓜咸菜丝,出锅放一点香油,特别清淡、脆生,这几样菜,早晚饭桌上不用做菜也可以了。我们老家过年总要装铜火锅吃,中间是火炭,周围一圈放酸菜、海带、肉丸、粉条、红烧猪肉、磨菇木耳等料,用煮肉汤顿,酸菜和海带都被铜化了,绿莹莹的,好吃不腻,胜过一切山珍海味。但备料比较复杂,妈妈就早早买来许多五花肉,用调料煮好、控干、再放油里炸,再放回原汤里泡,捞出滤干。还要炸出一小盆丸子,这样正月随时装火锅。看似简单的火锅,妈妈装的味道最正宗、最好吃,这几年表姐和我们姐仨装,哥哥总说,谁也装不出妈妈的味道了,这分明是思念,思念渗透在生活的细节中。
临近年三十,妈妈还会烀一大锅猪排骨和大骨头,满屋那个香啊!
妈妈看见我们在那啃比好自己吃还香,她把拆骨肉和白菜芯用腊八醋拌在一起,成为一道绝顶凉菜,令我们多年都回味无穷。
除夕的晚餐,是过年的高潮,是人间最温情的一幕。我们一般选在五六点钟,满堂儿孙、满目欢笑、满桌的美味佳肴、满屋的亲情荡漾、满眼的幸福安宁,这是一年365天里最有意义的一顿晚餐,已远远超越了吃的本身,这时大街上空旷无人。
最令人快乐温馨的是阖家团聚包饺子,一般三十我们都包韭菜、吓仁、猪肉三鲜馅,别人家包钢镚儿,妈妈说不卫生,就给我们包花生仁或糖块的饺子,谁吃最有福,一年走红运,会包很多,我们都能吃到。
吃是“年味”的主要内容,那时这些食料和吃法,也给我们带来非常大的享受,和如今下饭店不可同日而语。北方和南方可能吃法不尽相同,比如我们三十吃饺子,他们吃混饨,单就北方也有差别,内蒙西部地区,我婆婆家要炸各种面食,特别是麻页、麻花,那叫个脆和香。不管时代怎样发展,各地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吃法。(还有说说过年的故事之二呀)
再看一遍,我这口水都流出来呀!
![[转载]说说过年的故事(之一) [转载]说说过年的故事(之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我家基本上是可以算做是正宗的大连人,过年的习俗跟都老师描述的完全一致。尤其是我小时候,姥姥家、爷爷家、大姨妈家,都是一家比一家的热闹!
一到过春节,又能吃好吃的、又能穿新衣、又有好玩的、还能收压岁钱
,我最喜欢过春节了!这种快乐一直持续到2004年的春节。
2004年8月,我结婚了。按照规矩,年三十,除夕之夜,我得到婆婆家过。
2005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在家,我们和另一家一起过,人也算不少,但没有那么热闹。
2006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不在家。一晚上我都在抱着不足三个月的小朋友,生怕连续强烈的声声鞭炮吓着小朋友。等到一切安静下来,我的胳膊已经不能动弹了。
2007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在家。算上小朋友,一共五个人。吃了年夜饭、吃了饺子,陪着孩子睡了。
2008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在家。算上小朋友,一共五个人。吃了年夜饭、吃了饺子,陪着孩子睡了。
2009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不在家。吃了年夜饭、吃了饺子,陪着孩子睡了。
2010年的春节除夕之夜,我家那位在家。算上小朋友,一共五个人。吃了年夜饭,看了一个小时的春晚,陪着孩子睡了。
今天上午(初一),我值班(8:00-13:00)。早上6点多,因为三十晚上我见到过一盖帘饺子,所以我就在厨房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但是却怎么也没找到饺子的身影
?而且也没找到什么热热就能吃的东西
。无奈,早饭只好吃自个儿昨天在沃尔玛买的面包、茶蛋、牛奶吧。中午在三宝粥店订的15元盒饭,油大、很辣、米饭做得极差(我胃肠不好,尤其是不敢吃辣,更吃不得硬米饭)。下午赶着回家看重播的春晚,正好有妈妈奉上的饺子,赶紧吃上几个,幸福呀!终于有点过年的感觉了!
尽管现在的人们不缺吃、不缺穿。但是在过春节的时候,这象征着团圆的年夜饭和饺子可是一个都不能少的呀!不是有句俗语:谁家过年不吃顿饺子呀?!用大白话翻译一下就是:只要是中国人,大年三十的除夕之夜,就一定要阖家团圆、一起热热闹闹地吃上一顿饺子!这是习俗、是文化、是年味儿呀!君不见举国上下春运回家的人潮吗?无论如何,历尽千难万险,一定要赶在大年三十的除夕钟响之前赶回家,吃上年夜饭、吃上饺子,这才算是过春节!这才叫过年了呀!
我总算在初一下午补上饺子了,真高兴!过年了呀!![[转载]说说过年的故事(之一) [转载]说说过年的故事(之一)](//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祝大家虎年大吉大利!
今天恰巧还是情人节,祝天下所有的有情人,天天幸福、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