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中旬,儿子到劳动公园荷花池玩,看到一球球的小蝌蚪。它们可能是比较喜欢聚堆,所以都聚在一起游,就像鱼群一样形成一个转动的球,真是好玩呀!
没几日又去看时,正赶上几个大孩子(看样子也就是刚上小学的样子,当然是比我们这位大了)正在捞蝌蚪,临走时有一瓶忘记拿了,于是我们就把这六只小蝌蚪带回家了。最初是放在小盆中养,喂点馒头和蛋黄,第二天早上起来还真见少了,看来还是比较喜欢吃。赶紧又上网查查蝌蚪到底吃什么,于是又喂了些菜叶,果然不久就长出后腿了。

再过几日,有长出四条腿的了。
渐渐地,一共有四只小蝌蚪都长出四条腿了!但是紧接着的第二天早上,不幸的事情发生了——这四只小蝌蚪陆续地都翻肚了!
真的是太让我伤心了!儿子可能也伤心了,但我估计像他这么小,可能记忆不会太深刻的。是什么原因呀?眼睁睁地、一天天地陪着它们长大,但突然离去了,难过!我把它们四个捞出来,又在小盘子里放了一天,最后把它们埋到了劳动公园。这是剩下的两位了。
只剩两只了,我格外地关注,特地从小盆中转移至一个鱼缸中。每天早晚都观察,才发现:原来随着蝌蚪的成长,尾巴是渐渐地变短,眼睛也越来越突出。没几日,不幸的事情又发生了:这只四脚兄弟也翻肚了!
怎么回事?我仔细地想了想,是不是因为它们长到一定程度,就得到水面上来了呢?于是我赶紧找了一个盛菜的小盆,仅放了一点点水,把只四脚兄弟转移过来。这里是半干半湿的环境,它果然活过来了!
再来张它在水里的状态:
另一位也变成四脚的了,小尾巴还没完全褪去:
来张这对难兄难弟的合影:
这对难兄难弟的跳跃、攀登能力还是很强的,经常会爬得很高,所以小朋友会经常把它们吹下去。这么大的时候吃什么呢?每当我们吃东西的时候,小朋友总会想着它们,一会儿菜叶、一会儿面包、一会儿馒头、一会儿蛋黄......但我又听说:当它们长到这么大的时候,只会吃活动的东西!这可怎么办呀?看来我特地去劳动公园荷花池捞的水草和池水也不能满足它们的要求了。
这位小哥哥成天站在石头上观望,越来越瘦。很少到水里游泳,每当我看它的时候,它的后背总是干干的,说明它在石头上等待活动的物体已经很久、很久。一日早上,它趴到石头缝里,永远、永远!
这个小鱼缸中只剩下一只小青蛙了:
它仍旧像它的哥哥那样成天趴在石头上:
天天观察它的标准的“蛙泳”,真的是敬佩那些最初跟青蛙学习并逐渐完善成为标准蛙泳的人呀!来一段这个小兄弟的标准的“蛙泳”:
上述图片与视频是做为此番“蝌蚪成长记”的一个记录。因为6月21日我和儿子一起把这最后一只小蝌蚪(青蛙)放生了。没有把它放回到劳动公园荷花池,尽管那里是它出生、成长过的地方,那里还有它的父亲、母亲和兄弟姐妹,但是它的兄弟姐妹们早就长得比它大得许多,如果这个时候它回到它们身边和那个环境中,必死无疑。
前两个周末我们都去森林动物园玩的时候发现在生态鸟馆外面有一处小池塘非常地静谧,内有浮游生物、石头、芦苇和各种水草,感觉还是比较适合这位弱势小生命的。前天晚上,我就开始做小朋友的工作,约好昨天(6月21日)去动物园放生这位小青蛙。果然,出门前,小朋友提出要亲自护送。一路上,不停地跟它说话、观察。到森林动物园了,我带着小朋友来到那汪池水的小桥上,打开瓶盖一倒,小青蛙以标准的蛙泳迅速地游到石头缝中去了。我们又给小青蛙摘了几片青草和树叶,说了好多祝福的话语。我们还听到了青蛙的叫声呢!说明这里一定有它的同伴,也说明这里是适合青蛙生活的环境!
小青蛙,祝你在新家生活顺利、健康成长吧!
晚上回到家看到空空的小鱼缸,又开始挂念这只小青蛙了!小青蛙,今天过得好吗?(有点伤感,落泪了。)因为朝夕相处了一个多月,都已经成为一家人了。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