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5.20 诗歌是什么?

(2011-05-21 12:28:03)
标签:

杂谈


“诗歌是什么?”这个问题无数人已经问了无数遍,我们有无数的答案。如同1+1的答案通常认为是2,也有人说1+1的答案是3-1,或者4/2,所以不能说只有一个“对的答案”,有众多“对的答案”从各自的角度给出见解。有的答案精彩,有的则一般,精彩的答案往往角度特别,出人意料。


“诗歌是一种分行的文学形式”
李青鱼从最简单直接的角度,认同这个定义。没错,任何一段文字,只要将它分行,你就可以称其为“诗”。不过,诗有好坏高下,为了辨别其好坏高下,我们需要走得更靠近一些。

“诗是有韵的分行的语言”
打油诗是有韵的,数来宝也有,但提到“诗”,似乎没有人的第一反应会是它们。韵并不是决定性的,我们也不能说韵越多,或者越整齐就越是好诗。

“诗是不可言说之言说”
这个说法挺巧妙,它本身也是一种“不可言说之言说”,它是一个精彩的“超升”,可惜我们也没法从它那里得到太多能够写下来用于互相讨论的信息。

“诗是翻译之中损失掉的那些东西”
这是从两种语言相遇的角度来定义诗,它很接近“‘不可言说之言说’说”,但也有不同,它强调不同语言各有各的特性。

“诗就是废话”
这是一位叫杨黎的诗人反复提到的,是“诗歌就是言之无物”这一说法的加强版。这与其说是一种定义,倒不如说是一种态度。此处先按下不表。

“诗就是语言”
还有更多的东西也是语言,把事情越说越大,会让细节越来越模糊,最终天人合一了。我不乐于在这样的方向走下去。

“是谁出的题这么的难,到处全都是正确答案”,甚至于有一首诗,专门描写这个难事:


《有一些人喜欢诗》

有一些人——
这意味着不是每一个人
甚至不是绝大多数人,只有少数人,
不算学校,那是你必须去读,
也不算诗人本身,
一千人里最终可能有两个。

喜欢——
但是,你可以去喜欢面条鸡汤,
或是好听的话,或是蓝颜色、
你的旧围脖、
你自己的路、
养狗做宠物。

诗——
但是说到底,什么是诗?
这个问题一经提出
摔倒的不止是一个晃悠悠的答案
但我只是坚守不知道,并紧紧抓住这个(不知道)
就像抓住一个补救的栏杆。


Some People Like Poetry

Some people—
that means not everyone.
Not even most of them, only a few.
Not counting school, where you have to,
and poets themselves,
you might end up with two per thousand.

Like—
but then, you can like chicken noodle soup,
or compliments, or the color blue,
your old scarf,
your own way,
petting the dog.

Poetry—
but what is poetry, anyway?
More than one rickety answer
has tumbled since that question first was raised.
But I just keep on not knowing, and I cling to that
like a redemptive handrail.


作者:[波兰]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
汉译:范致行
英译:Stanislaw Baranczak and Clare Cavanagh


辛波丝卡因其诗歌成就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她当然很深入地探究过“诗歌是什么”这个问题,不然也不会有这样一首诗了。或者“诗歌就是不该去回答什么是诗歌”也算一种答案,虽然辛波丝卡也认为这不够好,不过是“一个补救的栏杆”。

不同的答案实为不同的出发点。为了便于讨论,在《诗歌要有范儿》中,我们也有一个观察“诗”的角度:没错,我们把诗歌看成一个“范儿”、“模范”,更准确点,可以叫它“世界的模型”。“诗歌是世界的模型”,这便是我们出发前所有的装备了。

需要提醒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们将对诗歌有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评价。如开头所述,“诗歌要有范儿”只是评价方式之一种,仅仅用一种方式去评价事物终归是很危险的,也像我们从不去评价它一样无趣。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答案或评价实则互有关联,它们通过各自的角度分别凸显出“诗歌”的一部分特质,将其综合起来看也许便得到一个有关“诗”的全貌。放心,真正优秀的诗歌会在多个评价方式中都名列前茅,它们从不害怕批评家。

   - - - -

插播一个小问题:我喜欢一首诗,这就足够了,为什么不能仅仅用“我喜欢”去评价诗歌?

一个常见的好问题。回答是,为什么不能去弄清楚“我”乃至“我们”“为什么会喜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