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与《甘草子》与《系裙腰》对比赏读

标签:
风荷雨荷新荷清爽凄迷纤巧诗词赏析文化 |
分类: 东篱边 |
http://s10/middle/56ac0ac5ha488d7e87a99&690
周邦彦的《苏幕遮》与柳永的《甘草子》、张先的《系裙腰》三首词里,都有一处写荷叶,分别描绘了风荷、雨荷和新荷的不同形态,画面轻笔勾勒,淡雅清新,各具情态,又都抒写了词人各自情怀,也都一样在人的心灵的某个细微处,轻轻触动了那么一下。说实在的,这几个句子我都喜欢。
我喜欢《苏幕遮》里“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的清爽。这是一幅“夏晨风荷图”。看看她的背景吧:一宿透雨,暑气消散,破晓晴明,小鸟嬉戏。透雨已经消尽暑气,已是难得的清爽,再加上晴好的清晨,自然是清爽无比,此时如果再有夏日的清风吹拂,那简直就是无以伦比的惬意了。于是,风,果然来了,还带着池塘里、荷叶上清凉的湿气;荷叶,也苏醒了,摇曳着清圆的裙裾,在清风中亭亭玉立;一个,两个,三个……没有挤挤挨挨,不是重重叠叠,而是一一疏朗,倩影清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溽热的暑天里,最难得的就是凉风习习了,尤其是连日难耐的燥热以后。可以说,此时的清爽,那才是弥足珍贵、千金难觅的!
我喜欢《甘草子》里“秋暮。乱洒衰荷,颗颗珍珠雨”的凄迷。这是一幅“秋暮雨荷图”。我早就知道柳永是写闺愁的高手,然而还不料,他居然把那荷叶写到那样的凄迷境地。秋气已是凉了,晚来更加一重,秋雨又来助威,冷月也不甘寂寞。那可怜的荷叶早就衰减了夏日的沃若,更哪堪秋雨淅沥,就说是雨滴颗颗如珍珠吧,那也是禁不起它乱洒摔打的。凄清迷离,一股冷嗖嗖的寒气,直逼人的脊髓而去。
我喜欢《系裙腰》里“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问何日藕,几时莲”的纤巧。这是一幅“春日新荷图”。张先的词采工巧那是出了名的,不管是“张三中”还是“张三影”雅号的得来,还是抒写闺中怨女心理活动,都给人细腻工巧,韵味十足的妙趣。这一句自然也如此。从词的上阕看,应该是描写春天月夜,闺中女子思念情郎的情景。因而,对荷叶的描写应是想象中的。荷叶刚刚露出水面,新绿也青涩,关键是才像小小的铜钱一样大,待到亭亭如盖,成花生藕,那得多少日子呀?“始”与“尚”点出盼郎急切心情,却只字不提,只一味怪它生得太慢,长得太小;乞“怜”盼“偶”情怀满满,却不知与谁诉说,只得借“莲”“藕”挥发,春闺之中那位多情女子呀,个中滋味着实让人怜爱!
附: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甘草子
柳永
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雨过月华生,冷彻鸳鸯浦。
池上凭阑愁无侣,奈此个、单栖情绪!
却傍金笼共鹦鹉,念粉郎言语。
系裙腰
张先
惜霜蟾照夜云天。
朦胧影、画勾阑。
人情纵似长情月,算一年年。
又能得、几番圆。
欲寄西江题叶字,流不到、五亭前。
东池始有荷新绿,尚小如钱。
问何日藕、几时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