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同理心,一般会有什么表现
(2024-10-25 11:51:51)
标签:
杂谈 |
分类: 生活 |
没有同理心的行为有很多。如果生活中你发现有些人有如下这些行为,可能他们身上会存在缺乏同理心的表现:
1、以自我为中心,较难考虑别人的感受。
没有同理心的人,相对来说是比较自我的,容易关注自身的感受。一旦周围的人际关系或者事情违背自己意志了,或者感觉不舒服,就会有暴躁、冲动和情绪化的表现,给他人造成不适。
例如你在加班,工作非常辛苦,然而伴侣还一直打电话call你,希望你能够尽快回来。即使你已经跟对方说了,自己在干什么,也很难获得她的理解。
像这种状态,就是同理心感受较低的过程,身上缺乏这样的特点。
一般有同理心的,都能意识到加班不能去打扰对方,会等对方加班完了,忙完事情以后再去联系。
但是有些人就没法考虑到这个层面,会忽视对方的困难,优先考虑自身的感受。
以自我为中心表现过多,说明这个人的同理心会比较低。
2、具有反she会普遍价值观的言论和想法。
通常来说,同理心是有一定道德和普遍价值层面的。比如父母生病了,子女要尽孝,尽可能地陪伴和照顾父母;孩子出事了,家长也要挺身而出,理解和尊重孩子的需求,关心和支持。
符合大众普遍价值观,并且能合理引导自己生活行为的,会说明个体具有良好的同理行为。然而,要是个性过于强烈,有偏激和极端的想法,会说明这个人有缺乏同理心的过程。
例如路上看到受伤的小猫,有善良和爱心的,会尽可能地上前照顾,看能不能帮助小猫得到治疗,有着善意的行为;
但有些人就不会这么做,有的会觉得“小猫该s”,它s了关我什么事,反正都是动物不是人,我没必要过于关心对方。
要是这类行为表现的过于极端,让人感觉不适,觉得这个人不太善良和富有爱心,那么这个人同理心也是不足的,至少在他们心里,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考虑。
4、存在非黑即白的极端心理。
同理心较差的人,一般会存在认知上的局限,常有非黑即白、非对即错的执念。
遇到任何事情还有人际关系,不会全面辩证地去看待问题,总会从表面上的事物来进行认识。
让我不舒服了,不符合我心意就不好;让我舒服了,感觉开心,一切都是好的。
他们从来不会客观、中立地去看待问题,会把事情朝极端的认知去进行考虑。
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就会很容易在生活里产生矛盾,相处久了会起很大的摩擦,甚至会闹许多误会。例如你去买礼物,送给对方,他会指责你为什么不提前通知我?是不是对我有意见?会有很多偏执的观念。
要是生活中发现有些人的认知比较极端,怎么沟通都无法达到理解的程度,
这类人的心理状态就不是太稳定,不仅缺乏同理心,可能心智化的能力也较为欠缺,很难维持长期的相处状态。
前一篇:人性中常见的愚蠢:自以为是
后一篇:自以为是的人,才是最大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