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SL顶点着色器变量与片段着色器变量zz
(2023-01-13 18:12:23)
标签:
it |
分类: 技术 |
片段着色器变量
gl_FragCoord:
我们已经见过gl_FragCoord很多次了,因为gl_FragCoord的z分量等于对应片段的深度值。然而,我们也能使用它的x和y分量来实现一些有趣的效果。
gl_FragCoord的x和y分量是片段的窗口空间(Window-space)坐标,其原点为窗口的左下角。我们已经使用glViewport设定了一个800x600的窗口了,所以片段窗口空间坐标的x分量将在0到800之间,y分量在0到600之间。
通过利用片段着色器,我们可以根据片段的窗口坐标,计算出不同的颜色。gl_FragCoord的一个常见用处是用于对比不同片段计算的视觉输出效果,这在技术演示中可以经常看到。比如说,我们能够将屏幕分成两部分,在窗口的左侧渲染一种输出,在窗口的右侧渲染另一种输出。下面这个例子片段着色器会根据窗口坐标输出不同的颜色:
你可以将它用于测试不同的光照技巧。
gl_FrontFacing:段着色器另外一个很有意思的输入变量是gl_FrontFacing。在面剔除教程中,我们提到OpenGL能够根据顶点的环绕顺序来决定一个面是正向还是背向面。如果我们不(启用GL_FACE_CULL来)使用面剔除,那么gl_FrontFacing将会告诉我们当前片段是属于正向面的一部分还是背向面的一部分。举例来说,我们能够对正向面计算出不同的颜色。
gl_FrontFacing变量是一个bool,如果当前片段是正向面的一部分那么就是true,否则就是false。比如说,我们可以这样子创建一个立方体,在内部和外部使用不同的纹理:
gl_FragDepth:输入变量gl_FragCoord能让我们读取当前片段的窗口空间坐标,并获取它的深度值,但是它是一个只读(Read-only)变量。我们不能修改片段的窗口空间坐标,但实际上修改片段的深度值还是可能的。GLSL提供给我们一个叫做gl_FragDepth的输出变量,我们可以使用它来在着色器内设置片段的深度值。
要想设置深度值,我们直接写入一个0.0到1.0之间的float值到输出变量就可以了
如果着色器没有写入值到gl_FragDepth,它会自动取用gl_FragCoord.z的值。
然而,由我们自己设置深度值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只要我们在片段着色器中对gl_FragDepth进行写入,OpenGL就会(像深度测试小节中讨论的那样)禁用所有的提前深度测试(Early
Depth
Testing)。它被禁用的原因是,OpenGL无法在片段着色器运行之前得知片段将拥有的深度值,因为片段着色器可能会完全修改这个深度值。
在写入gl_FragDepth时,你就需要考虑到它所带来的性能影响。然而,从OpenGL
4.2起,我们仍可以对两者进行一定的调和,在片段着色器的顶部使用深度条件(Depth
Condition)重新声明gl_FragDepth变量:
layout (depth_) out float gl_FragDepth;
// no "centroid out float
gl_FragDepth" ?
通过将深度条件设置为greater或者less,OpenGL就能假设你只会写入比当前片段深度值更大或者更小的值了。这样子的话,当深度值比片段的深度值要小的时候,OpenGL仍是能够进行提前深度测试的。
下面这个例子中,我们对片段的深度值进行了递增,但仍然也保留了一些提前深度测试
————————————————
版权声明:本文为CSDN博主「略略鱼子酱」的原创文章,遵循CC 4.0
BY-SA版权协议,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及本声明。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qdqwass/article/details/12016006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