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开设“爬树课”是为小学教育补课
杨涛
近日,“厦门大学微博协会”发布微博称,厦大将开设爬树课。在这门课上,可以学习如何安全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大河网7月24日)
大学要不要开设“爬树课”,我看不仅需要,而且各种救生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都应当开设。相对于一些人认为大学开设“爬树课”浪费资源的说法,我倒觉得,问题不在于大学要不要开设“爬树课”,而是为什么“爬树课”到大学才开始得到重视?现在的大学开设“爬树课”不过是为小学、中学的补课而已,且是姗姗来迟的补课。
先来说说要不要开设“爬树课”本身。一个大学生是即将走上社会的公民,公民在社会上,不仅需要谋生的专业与技能,同时需要处理各种突发事件和在各种环境上能求生和救人的能力。因为,社会不是无菌箱,也不是象牙塔,不会设定好恒定条件来,让你只须学习了专业知识就平安无事。进入社会的人,也不可能再事事依靠父母与老师,不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都等到别人来帮助处理。地震、水灾、火灾,各种灾难随时可能降临,像此次北京突发大雨,就是一个让人臆想不到的灾难,不多学几个游泳、爬树本领,不多了解一些地震等常识,能好好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吗?
我只是遗憾的是,这样的“爬树课”怎么到大学才开设,甚至还只是一所大学准备开设,其他大学根本就没有踪影。事实上,类似“爬树逃生”的各种技能在人还小的时候就应当学会,也就是说在小学、中学就应当学会,因为从小学起,学生就经常要自己面对各种突如其来的灾难,要学会来逃生。在许多国家,学习各种逃生技能和一些应付灾难的常识在中小学校是必修课。譬如,今年4月10日,在美国华盛顿,州一名校车司机在运送学生途中突发心脏病失去知觉,在这紧急关头,13岁的学生杰里米冲到驾驶座旁,一把抓住方向盘,使汽车驶向路边,同时拔出车钥匙。停车后,杰里米和另一名同学以挤压胸腔的方式抢救司机,其他学生打电话叫来急救人员。最终,学生安全获得了保障,而司机也被抢救回来。而有这样的良好结局,主要就得益于他们日常开展的各种训练,如果换着是一群中国小学生,恐怕当时只会吓得哭成一团。
按理说,我们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都处于宠儿的地位,更少有机会学习各种逃生技能,那么,我们的中小学校更应当开设诸多“爬树课”等各种逃生课程,来帮助他们学习各种技能。但是,遗憾的是,他们的课程给语文、数学、英语等各门课程所占据,教师的目标一切是围绕着高考转,甚至体育课也常常给主课让路,而学习各种逃生常识的课程等等,即使有,也往往走形式,并没有认真当作一回事。所以,中小学没有上过或者没有学透的课程,只能到了大学来补课。这是一种学习过程的颠倒,也是一种高考拜物教的结果。类似的还有,我们在中小学拼命学政治、学科学,到了大学才意识到学生素质之差,只能不断地补卫生、礼貌等幼儿园就该学会的东西。
厦门大学开设“爬树课”,确实有些“亡羊补牢”之嫌,但补课比不补课更好,至少让大学生向合格的社会人更迈进了一步。不过,我更希望好好地改革一下我们的中小学教育,要提升素质教育、公民教育、常识教育,从培养学生道德、卫生、礼貌和生活常识等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培养一个合格的公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