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性恋“结婚”不违法,但能否给予法律保障

(2010-11-29 20:09:08)
标签:

杂谈

 同性恋“结婚”不违法,但能否给予法律保障

                            

1120日,江苏常州君临酒吧,一场特殊的婚礼正在举行。新郎名叫张真,年近四十,个子不高但有个漂亮的鹰钩鼻。新娘叫英梓,二十出头,清秀瘦弱且抹了香水。这是江苏第一场男同性恋婚礼。伴随着这个大胆的举动,男同性恋这个隐秘的话题扑面而来。他们的生存状态、他们曾经的性取向纠结、他们承受的社会压力……这群同志承认,婚礼是他们争取自身权益,从地下走上地面的重要一步,改变主流社会的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在阳光下,这个进程也许会快一点。(《现代快报》1128日)

  曾几何时,我们将一切未经公权力许可的性行为,称之为“非法”,比如一对男女没有打结婚证,就生活在一起,叫“非法同居”。但是,这完全是颠倒是非的说法,法律没有禁止男女不能在一起同居,那根本就不是什么非法。须知,对于公民权利来说,法无明文规定就是自由的,只有对公共权力,法无明文规定才是禁止的,比如说没有经过法律的授权,将几个行政部门生搬硬扯却结合在一起,“拉郞配”,那才是非法的,城管就是典型的一例。

   显然,一些头脑中的固有观念认为同性恋“结婚”是非法的,恰恰是错误的。遍查中国法律,没有那个法律禁止同性恋“结婚”,法律最多不过是禁止以金钱交易为基础的同性性交易,比如早在2004年,南京就审理一起组织同性卖淫的案件,主犯这被判处组织卖淫罪。至于同性恋在一起“恋爱”甚至是“结婚”,并不违法,只不过,在现在不过主流社会所接受,呈现一种“灰色”状态。

 只不过,我们要说,同性恋的“结婚”,虽然以公开的方式,向世人作了公示,却并不是《结婚法》意义上的“结婚”,享受不了法律规定的夫妻之间的权利义务,因而也得不到法律应有的保障。因为,《婚姻法》规定的“结婚”是指一夫一妻结合在一起的婚姻。而同性恋因为是两个男人或者两个女人组成的婚姻,并不在《婚姻法》保障的范围,因此,同性恋的“结婚”虽然不违法,甚至在一定的圈子内为人们所承认,却不为法律所保障,他们或者她们要是不“离婚”也就相安无事,要是一闹别扭,无法再相处下去,他们的财产分配等纠纷的处理不适用于《婚姻法》,得不到妥当的保障。

    这就引发一个问题,既然同性婚姻与异性婚姻都是合法的,为何同性婚姻就不能像异性婚姻一样,得到妥当的保障呢?事实上,世界上许多国家早就承认了同性恋婚姻,20085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最高法院做出历史性裁决,推翻了同性恋结婚禁令。当地时间616日下午5时起,同性婚姻法生效,数十对男女同性恋伴侣涌到加州举行婚礼;同样在2008617日,挪威上议院也投票通过了允许同性恋结婚的法律。新的同性恋婚姻法允许同性恋在教堂举行婚礼,可以收养儿童或者进行人工受孕;而荷兰早在199811日,《家庭伴侣法》正式生效。《家庭伴侣法》中所指的伴侣,既包括同性伴侣,也包括异性伴侣。对于同性伴侣来说,登记的同性伴侣将会和婚姻中的夫妻双方一样,在退休金、社会安全保障、继承和扶养方面享有同样的权利,承担相同的义务,但同性伴侣无权收养子女。在世界政坛上,许多高官都承认自己是“同性恋”,有些还举行了婚礼,比如德国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冰岛女总理约翰娜·西于尔扎多蒂、英国财政部前首席部长戴维?劳斯。承认同性恋婚姻,是人们认识到同性恋是一种生理现象而非道德瑕疵,是生理科学认识的进步;同时,承认同性恋婚姻也是人们宽容的体现,表明了人类观念走向多元化,人类文明正在进步。

   其实,就是从为公共利益和同性恋本身的健康安全考虑,承认同性恋婚姻也是利多弊少。同性恋一对一的伴侣关系,如果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和约束,同性恋者就可能滥交,这就更容易引发艾滋病的感染与传播,这不仅损害同性恋者本身的健康,也是对公共利益构成一种威胁。

    如此看来,江苏常州这一场特殊的婚礼,既是打破世俗观念,也是倒逼立法者对他们存在引起重视。虽然世俗观念会阻妨碍立法的推进,但是,立法者的不断努力,也能改变世俗的观念,加快立法进程。李银河女士就曾三次提出过“同性婚姻立法”,为何我们的社会和立法者对她的建议视而不见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