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误读“城管抓小姐”照片:病态的公权演绎病态的社会

(2010-04-26 20:06:04)
标签:

杂谈

误读“城管抓小姐”照片:病态的公权演绎病态的社会

 

杨 涛

 

 

一张以“城管抓小姐”为题的照片在网上流传已有6年。尽管照片中的联防队员和红裙女子已无从查找,但照片的拍摄者以及媒体都多次澄清,照片其实是联防队员救下一位自杀女孩,但一再澄清并未让这则“流言”消失。(《城市晚报》4月25日)

 6年的的照片,一次次被网民翻起,又一次次让网民固执地误读,这甚至已经不能算是“被误读”了,而根本就是网民主动误读。因为,他们根本不相信、不理会照片的拍摄者以及媒体的多次澄清,他们宁愿相信这不是联防队员救自杀女孩而是“城管抓小姐”,为他们痛恨公权滥用树立一个祭坛与图腾。

   理解联防队员救自杀女孩的相片被误读为“城管抓小姐”,首先离不开我们这个时代大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法治不健全,公民权利还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公权力还受不到有效制约与监督,公民“有尊严地生活”在某些地方还只是一种奢望。而公权力不受制约,经常被滥用中,城管不幸成为了典型。其一是因为城管“妾身不明”,至今没有一部法律为他们量体裁衣,他们没有“准生证”,当然也就没有约束他们权力的“笼子”;其二在于城管所面临着事务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举凡占道、违章搭建、市容等等都在其管辖之内,而且他们面对的又往往是底层民众,权力滥用更是激发众怨沸腾;其三,还在于近些年城管出现的滥用权力,与民众对抗的事件层出不穷。如湖北天门城管打死拍照的公民,成都市金牛区城管执法局局长钟昌林在强拆致使公民唐福珍自焚后,还大言不惭称:“一个法盲的悲剧。”“把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共利益之上。而我们既然是执法,肯定有强制性。好比一个杀人犯采取某种极端行为,难道我们就不追捕他了吗?”

   在这种情境下,让网民相信这张相片不是“城管抓小姐”而是联防队员救自杀女孩还真得很难,而且,即使他们相信这种澄清,他们也需要将这种事情有意无意地混淆,有意无意地进行误读,让这张相片成为城管公权滥用的图腾,有的网民甚至以照片为原型制作了雕塑,将城管钉在耻辱的十字架上,借助这个图腾,以浇他们自身的块垒。

    并且 ,这张相片将其解读为“城管抓小姐”,恰恰可以作为极佳的公权滥用的图腾。它集中了权力的越位、弱势群体和执法者的粗暴等各种公权力滥用最经典的元素,特别适应于供公众批判使用。首先是权力的越位,抓“小姐”是警察的事情,但现在却是“城管”在抓,这不是权力的越位还是什么?而现实警察抓举报人,法官参与强行拆迁,权力越位也比比皆是,但都不如这张相片所解读的明显;其次是,“城管”抓的是“小姐”,而“小姐”作为社会边缘人群,也是一具弱势人群,也容易激发公众的同情心;最后,是公权力粗暴和非人性的执法,你看“城管”抓的“小姐” 拼命挣扎,在众目睽睽下衣不蔽体,隐私荡然无存,而这几个“城管”表情漠然的协警提着她的手脚,就如同提着一个毫无生命的物件一般。这也很容易让人们想起,去年郑州的一次扫黄行动中,一名光头警察揪着一名“小姐”的头发,粗暴地对待“小姐”。

  所以,即使是照片的拍摄者以及媒体屡屡苦口婆心地解释说,“城管抓小姐”的相片,其实不过是联防队员救自杀女孩的相片,可现在没有人相信了,因为解释的人不仅与网民的常识有些悖,而且,解释者显然也破坏了网民作为批判公权滥用的最好图腾。网民即使是从内心相信了这个相片是误读,但他们仍然要将它作为图腾摆出来,一次次的澄清解释不过是强行在一个充满郁闷的人手中拿走他用以浇愁的酒杯。这显然是一件残忍的事情,因为我们并不能为故意醉酒的人做点什么,却还要阻止他自我麻醉,让他清醒地面对自己所处的悲惨命运。所以,有网民甚至不无怨恨地反问照片的拍摄者:“收了多少钱帮城管说话”?

  病态的公权演绎了一个病态的社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