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中公选副科干部可否缓解73∶1
杨 涛
11月7日,四川省遂宁市委组织部、遂宁市人事局,在党政网遂宁市门户网站、遂宁市委组织部网站、四川人事考试网、遂宁新闻网等网站,同时挂出一个公告:拟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定向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东方网11月8日)
在以往,如果你要想成为国家机关的领导干部,比如此次遂宁市公开选拔的大英县招商局副局长、蓬溪县某镇副镇长、射洪县某镇副镇长的职位,那么你得先具有国家公务员的身份,通俗一点说,你先得是国家的人,而且往往还有许多附加条件,比如你是党员、在国家机关工作满几年,在国家机关干出点什么业绩。像美国的电影名星施瓦辛格摇身一变成为加州州长,名星里根“华丽转身”为美国总统,在我们这里的概率几乎为零。当然,我们也有过纳税大户、企业家被地方政府搞为“镇长助理”和“县长助理”的事情,但这些职位都是一种虚名,主要是方便这些企业家可以行使特权,比如开车在大街上违章可以免于警察处罚,住酒店可以免于警察的盘查。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政治动物”,是人,难免就有通过获取权力来改造世界,实现抱负的冲动。本来,在民营企业工作和自主创业的人士中,他们的优秀者同样具有很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他们同样能在国家机关担负起领导干部的角色,运用好公权力、造福于民。我们的老祖宗孔子也说:“学而优则仕”。不过,当今的社会,我们却不能实现“学而优则仕”、“商而优则仕”、“工而优则仕”,你想要当官来实现抱负,对不起,从考入国家机关当一个小小的公务员做起吧,否则,你进入领导干部系列的资格都没有。
这让我想起近年来火暴的公务员报考场面。近年来,公务员考试报考人数用“爆炸式增长”的词汇来形容一点也不过份,有资料显示,2008年共有64万人通过审核参加考试,考录比约为46∶1;2009年报考人数飙升至百万人,考录比例为73∶1。今年,科学技术部一职位吸引了156个人报考,而在江西省九江市,一计划招考1人的职位已经拥有了786名报考者。这种火暴当然跟近些年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难有关系;跟公务员的“铁饭碗”旱涝保收,比较稳定有关系。但我想,这种火暴未必跟我们只能从公务员的序列选拔领导干部的体制没有关系,许多人天生就有一种政治抱负,他们希望能通过掌握公权力来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但是,如果他们在人生的第一步选择上是去了民营企业,外企或者选择自主创业、自由职业,那么他们可能一辈子就与领导干部职位无缘,那么,他们就只能挤进独木桥,与千军万马一起争夺那可怜的公务员职位,73∶1的状况就不可避免。
不过,时代正在进步,我们在隐隐中也不断听到福音。比如中组部颁发的《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就规定“海外留学回国人员、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中的人员等,其报名条件和资格由组织实施公开选拔的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根据有关政策确定”,这就为那些不是在公务员行列的优秀人员从政打开了一扇门。而遂宁市从遂宁籍外出务工及返乡创业优秀农民工中公开选拔3个副科职领导干部,则是在实践中大胆地“吃螃蟹”的第一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改革,也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如果在外务工和自主创业的优秀者都有机会从政,那么,这也将鼓励许多年青学子,广阔的民营企业天地闯荡,而不是挤入公务员招考的独木桥,这将让我们企业做多做强做大,也将可能大大缓解73∶1的公务员招考比例。
我期待着遂宁市的做法面向全国推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