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赐”的批评是运动执法造势的道具
(2009-03-04 19:30:30)
标签:
杂谈 |
分类: 涛之评论 |
“御赐”的批评是运动执法造势的道具
杨
四川省泸州合江县,近日发生不小震动:县电视台每天中午和晚上的本地新闻时段,反复播放的一部16分钟长的短片,除了暴露县城存在的脏、乱、差外,还集中采访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普通群众对城市管理的意见和建议。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激动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镜头,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屏幕上。(《华西都市报》3月3日)
想当初,吕日周主政山西长治市期间,《长治日报》破天荒地公开点名批评分管教育的副市长秦来英,引起舆论哗然,不过,这种批评不过是昙花一现,吕日周离开长治后,一切恢复旧样。如今,小小的合江县电视台居然批评起了县长、书记,且不是“太岁头上动土”---这打破了地方媒体只能唱赞歌或者批评下级的“潜规则”,比如“谡山诽谤案”、“西丰进京抓记者”中的县委书记做法来,不知进步了多少。这条新闻引起网民的关注也就理所当然。
不过,在大家的一片高歌赞美之中,我却看到些并不那么让人开心的东西。电视台播放质问县长、书记的话,难道是电视台台长或者记者真得吃了豹子胆,大胆监督了一把,非也!当初,素材片出来后,合江县电视台台长朱丹和台里的其他同志,看到群众愤怒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内容时,考虑再三,决定将这个镜头剪掉---他们一切都是在按老规矩办事。至于这个质问的镜头如何出来呢?原来是在2月中旬,该县常务副县长杜安坚初审剪辑后的片子时,了解到群众质问县领导的镜头已经剪掉。没几天,县府办通知电视台,将编辑好的片子送给县长周毅等县领导审看。2月23日,电视台接到县府办通知:一定要把群众质问“县长、书记在干什么”的内容“原汁原味”地加进去。合江电视台立即重新编辑,并于26日开始滚动播出。这一切说明,电视台虽然播放了群众的质问与批评,但是,这种质问、批评不过是领导“恩赐”和“御批”的质问与批评。
至于领导为何要“恩赐”和“御批”这种质问与批评,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领导的宽宏大度,理解为领导愿意接受群众的监督。但是,问题的另一方面,以我“小人”之心揣测,则可能是为创卫运动进行造势的,因为县里要下决心创建省级卫生县城,这就需要领导有铁腕的手段,而要使用铁腕就需要有群众的支持,播放群众对于县长、书记创卫不力的批评,则最能得到群众的支持-----看,县长、书记都因为创卫不力而挨群众批评了,我们有何理由不支持创卫呢?
利用群众对于领导不满为创卫运动造势,这并没有什么不妥,问题在于,我们不需要这种“恩赐”和“御批”的质问与批评,因为这种一次的消费可能造成的后果是:一是选择性批评,批评对县长、书记或者政府行动有利的则让电台进行公开批评,而批评对县长、书记或者政府行动不利的,则不让批评,比如对于某些官员和政府机关的野蛮征地拆迁,会不会播放出群众对于县长、书记的批评呢?二是批评不能长久,“人存政兴、人亡政息”,一任开明的领导主政时,舆论环境就相对宽松,而一旦领导离开后,一切又恢复原样,就像是山西长治市一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