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平和心态看待“海外兵团”才能彰显大国国民风范

(2008-08-12 20:23:38)
标签:

杂谈

分类: 涛之随笔

用平和心态看待“海外兵团”才能彰显大国国民风范

 

              杨  

     奥运期间,有成千上万的中国观众奔赴各个赛场,观看比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对待那些曾经是中国教练或者运动员如今却执掌外国队或者为外国服役的“海外兵团”,特别是他们执掌的运动队或者他们本人代表外国队参赛与中国队对垒时,我们该有怎么样的心态?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出现所谓的“海外兵团”以来,“海外兵团”的规模逐年来不断地扩大,本届奥运会上“海外兵团”的人数更是超过以往任何赛事。就教练而言,为人们所熟悉的的中国女排主力队员,曾经是许多中国人精神偶象的郎平,如今出任美国国家女子排球队主教练,并参加本届奥运会,极有可能与中国女排对垒;曾是亚特兰大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董炯教练的李矛如今出任韩国队总教练出征本届奥运会,这支队伍气势直逼中国队,等等。就运动员而言,中国第一个世界女子花剑冠军、今年50岁的栾菊杰将以教练员和运动员双重身份代表加拿大参加本届奥运会;在1991年第41届世乒赛曾获得乒乓球女双冠军的高军,也将代表美国队参加本届奥运会。

     曾几何时,在竞技场上出现的这些“海外兵团”被人们骂为“汉奸”,被扣上“卖国”的帽子,当年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出走日本改名为小山智丽代表日本队与中国队对垒,引发了极大的争议,赛场内外对小山智丽都是嘘声阵阵。不过,今天的人们心态已经更为成熟,对待竞技体育也有了更为清醒的认识,因此对于“海外兵团”也更加宽容。但是,如果真的出现“海外兵团”与中国队对垒,特别是在关键的场次对垒时,恐怕在一些人心中,难免又会流露出将“海外兵团”与卖国挂钩,从而上纲上线的心态。

      能代表中国人出征奥运会夺金摘银,当然是为国争光,但是比赛毕竟仅仅是竞技体育,不可将比赛的意义过份地拔高,甚至上升到捍卫国家的荣誉、国家尊严与国家安全的高度。比赛的输赢乃是常事,输了也并不意味着国家荣誉和国家尊严受损。我们必须将比赛回归竞技体育本身,各种体育项目的竞技,无非是通过比赛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使自身进步,从而进一步发展人类的潜力,造福于全人类。正如电影《霍元甲》中霍元甲所说,武术中的武是“止戈”,是消除暴力,武术比赛并不是以战胜别人为目的,而是通过比赛来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进一步挑战自己。从这个角度看待“海外兵团”,我们就能平添几分宽容之心,那些在国内因为种种条件所限,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教练和运动员,在国外找到自己发挥才能的舞台,得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甚至能战胜中国队,我应当为他们高兴才是。

     更何况,奥运会的宗旨本身就是:“通过没有任何歧视、具有奥林匹克精神---以友谊、团结、公平竞争和相互了解基础上的体育活动来教育青年,从而为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如果我们在赛场任于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泛滥,自身制造出“海外兵团”为假想敌进行批判,那么就与“友谊、团结、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和“建立一个和平的更美好的世界作出贡献”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了。

      我们如何看待“海外兵团”,关系到我们如何理解奥林匹克精神,关系到我们作为大国国民形象的问题。因此,我们的掌声不仅要献给中国队,也要献给“海外兵团”,献给所有的参与公平竞争的代表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