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故游忆·与沈伯俊先生同游锦里

(2020-10-19 10:25:22)
标签:

旅游

成都

锦里

文化

沈伯俊

分类: 山水游迹

2007年4月23日,从武侯祠出来,沈伯俊先生带我去了旁边的成都名胜——“锦里”。


锦里即锦官城。锦里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在这条全长350米的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在武侯祠就是在蒙蒙细雨中观赏的,来到旁边的锦里,依然细雨如故。雨中漫步于古老的商街,体会古人商贾叫卖之声,也别有一番情趣。

锦里也是一个旧瓶装新酒的人造景观。锦里却是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那些商店卖的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和土特产,是实实在在的平常生活。餐厅里的美食是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箸一杯都是冲着味道去的,不花俏,没有噱头,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怀旧也是怀念童年淳朴的快乐。一条街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甚至那些酒吧,也是嗑瓜子和打牌的好地方,喝的是外国酒,说的还是成都话。

值得提一笔的是,到锦里尽头,一座石牌坊出现在我们视线中。沈伯俊先生介绍,这是前两年锦里建成时主办方添加的,还特地请作为三国专家的沈先生为牌坊撰写了对联。
不少人说锦里也是“假古董”,我个人以为不能千篇一律。如果凡是后人仿制古人建筑街道都是假古董,那么全国很多古迹都难逃此责。在真古董湮灭的情况下,用一个哪怕是假古董的东西来告诉后人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一些什么值得骄傲和纪念的东西,不也是有益而无害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