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读书历史世说新语魏晋风度文化 |
分类: 师友情谊 |
(王倩:南开大学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98级本科生,前《综艺报》副主编)
听宁老师讲《世说新语》和魏晋风度大约是在大三上半学期吧。上课之前,于魏晋的了解基本止于《三国演义》,对魏晋风度更是无从知道,感谢宁老师为我打开了这道精神之旅的大门。
宁老师为人儒雅谦和,身有清矍之气,讲起课来不徐不疾,又动心动情,再加之他对魏晋精神不遗余力的推举,令我总把他的形象与魏晋士人扣合到一起去。记得他曾经跟我们提起往届师兄师姐听他讲魏晋时同唏嘘、同流泪的共鸣,让我们很是追慕那个逝去年代的激情与纯真。到了大四,就业在即,难免对那围墙外的未知世界感到不安。课余饭后,便总会聚了同窗好友奔到宁老师的办公室做不速之客,有时甚至赖到深夜。而宁老师每每笑容可掬,与我们分享他的见闻与人生感悟。然后再开开心心地道别,又是一夜好觉。
现在想来,其实是愧对老师的一番谆谆教导的。我这个愚钝的学生总是茅塞不开,后知后觉。听课时,对这些古往的名士风流,只是懵懵懂懂心生敬仰,等到双脚迈进社会,心中才更多了戚戚焉的认同。面对现实的生活,多年积习的有关中国知识分子的教养总难免隐隐作祟,一面时时披挂着儒家道统训示之温柔敦厚的外壳,而另一面,内心却极向往着魏晋先辈们的逍遥与真挚,略显分裂的人格在现实中难免首鼠两端,莫衷一是。然而,亦是由此而保留的那么一小块精神领域的清洁与清淡,使自己在深夜面对世俗化的自我扪心叩问时,还能由内而外地感到一丝踏实与安宁。
《师说》中,韩愈曾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依我之浅见,其中,应以“解惑”为基本,“授业”为中,而“传道”居为上。宁老师于我正是魏晋精神的“传道者”,使我看到中国知识分子精神史上这段“超世而绝群,遗俗而独往”的卓然风景,并在未来的岁月里为我的精神生活提供重要汲养。而这种风骨与上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准则,下至陈寅恪先生为王国维先生所铭写“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价值取向亦是一脉相通的吧。
/user/yayusw/image/20200815/20200815105750895089.jpg
《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封面
(宁稼雨:《世说新语与魏晋风流》,商务印书馆2020年5月版)
前一篇:故游忆·绍兴寻访蔡元培广场和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