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巴渝行·重庆人民大礼堂令人震撼与刮目

(2020-04-01 09:23:33)
标签:

旅游

文化

重庆

人民大礼堂

建筑

分类: 山水游迹
2019年11月9日下午,离开曾家岩,驱车来到附近的重庆人民大礼堂。之前不知道这个地方,因友人强烈推荐,所以特意前往,不巧因其内部整修,只能外观,聊以慰怀。不过仅从外观来看,也足以给人震撼之感,堪称中国建筑奇迹。

/user/yayusw/image/20200331/20200331232130693069.jpg

1951年春,时任西南军政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刘伯承、邓小平、贺龙决定筹建一座能够容纳数千人集会的大礼堂和一个附设招待所,并随即形成文件下发到重庆地区的各设计部门。据此任务书,先后形成10余个设计方案,其中5个正式送审,均未获通过。

19516月上旬,张家德正式代表西南建筑公司设计部呈送大会堂设计方案;7月,行政区正式作出决定:西南军政大会堂工程采用张家德工程师设计方案,并成立西南军政委员会工程处,任命张家德为总工程师,负责主持大会堂工程设计和施工;8月,张家德正式到任。

19525月中旬,大会堂基础开始施工,随着钢筋混凝土浇入地槽,宣告了主体工程施工的正式开始。随后,张家德的主要精力移至工地。

1954年年初,大会堂主体工程竣工,进入场地整修和室内陈设布置;4月,大会堂更名为大礼堂,正式交付使用,贺龙题名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 

1956年,西南行政委员会大礼堂更名为重庆市人民大礼堂。

1989年,按照高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东楼完工,大礼堂建筑面积由20世纪五十年代的1.85万平方米增加到3.22万平方米。

1997年,重庆直辖,市委市政府采纳民意,决定拆除大礼堂围墙,建设了人民广场,成为重庆市的市政、文化、休闲广场,与人民大礼堂融为一体,成为重庆市旅游和接待的场所。

重庆市人民大礼堂,位于重庆市渝中区人民路173号,于19516月破土兴建,1954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  ,是中国传统宫殿建筑风格与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结构巧妙结合的杰作  ,也是重庆的标志建筑物之一。

1987年,一部由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和伦敦大学著名专家教授共同主编增订出版的经典著作一书,首次向世界介绍了新中国建立后国内著名建筑共43项,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排列第二位。

大礼堂体现了中国古建筑的三个特点:第一,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由于受木材长度、粗细、易燃易腐等局限,建筑体不可能很大,除了利用高其的地势和巨大的台基烘托外,还借助于群体的有机组合,以取得宏伟壮观的艺术效果,人民大礼堂不仅地势高,而且台基宽阔坚实。第二,中国古建筑主要以建筑围成的院落为单元,通过明显的轴线关系,串联和并联成千变万化的建筑群组。第三,古建筑要比例匀称。大礼堂屋顶各部份曲线优美、柔和,向上微翘的飞檐,使本应下压的大帽子屋顶反而随着线条的曲折,显现出向上托举之感,宽厚的正身和宽阔的台基,使整个建筑安定、踏实,体现出庄重的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