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西行·乘游艇环绕涠洲岛眺望全岛风光

(2019-10-14 16:32:00)
标签:

北海

旅游

摄影

涠洲岛

风光

2019年2月22日早上,从北海搭乘游轮至涠洲岛,开始涠洲岛2日之旅。登岛后先是乘快速游艇围绕涠洲岛环游,从不同方向角度眺望那鳄鱼形状的涠洲岛。


/user/yayusw/image/20190919/20190919085691199119.jpg

/user/yayusw/image/20190919/20190919085777057705.jpg

/user/yayusw/image/20190919/20190919085786008600.jpg

/user/yayusw/image/20190919/20190919085829792979.jpg


涠洲岛位于北部湾中部,北临广西北海市,东望雷州半岛,东南与斜阳岛毗邻,南与海南岛隔海相望,西面面向越南。经纬度范围为20°54’-21°10‘N,109°00-109°15‘E,总面积24.74平方千米。 

涠洲岛位于广西沿海大陆架之上,3亿年以前曾是一片汪洋大海,2亿八千五百万年之后一直处于陆地状态。直到五千万年以前的第三纪早期,此处仍处于干燥炎热的大陆气候环境中。到2500万年开始北部湾地区才大规模沉降,形成浅海陆棚,到300万年北部湾北部海水又渐渐退去,一直到90万年之间,涠洲岛又成为陆地,呈现风化剥蚀状态。气候仍然温暖潮湿间或出现干旱。90万年之后的中更新世早期,涠洲岛又一次处于海平面之下,直到23万后的晚更新世后期,涠洲岛才完全上升露出海面,呈现出现今的样子。在250万年之后到7000年之间涠洲地区发生了至少四期数以百次的基性火山喷发,形成了现在岛上地层主体。这中间涠洲岛多次发生海洋风暴以及地震及引发的海啸, 加上平时海水与海岸的相互作用, 形成了现今涠洲洲岛丰富多彩的海蚀、海积、海滩地貌。 
涠洲岛的岛形近似于圆形,东西宽约6公里,南北长约6.5公里。
从地质状况来看,涠洲岛为玄武岩台地,地表微微起伏,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紫红色玄武岩风化物。岛之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东、西拱手一带最高,海拔均在75米左右,向北逐渐倾斜,到北部之北港村一带海拔降至20米左右,然后逐渐过渡到平坦宽阔的沙质海滩,地貌类型比较简单。
涠洲岛的南半部以海蚀地貌为主,无论是海蚀崖、洞,还是海蚀台、柱发育得很成熟;北半部则以海积地貌为主,有沙提、渲湖、沙滩及礁坪。在海蚀地貌中又以南湾沿岸为典型。南湾原是一南边破口的火山凹地,被海水淹没形成海湾,其周围是火山沉积岩。在海浪和潮汐的交相侵蚀下,潮间带附近的岩石首先遭到破坏,便形成了呈层分布的海蚀洞穴,而洞穴上部的岩石失去支持后沿垂直节理断裂或崩溃下来,于是又形成陡峭的海蚀崖。东、西拱手间近5公里长的海湾上布满这种海蚀崖,它们高度在30~50米之间,坡度大于75°。
海蚀平台是海蚀崖不断后退而在崖脚下被保存下来的天然平台。
南湾东侧猪仔岭脚下的海蚀台不但平坦,而且在其台面上经常可以发现很多火山弹及共形成的冲击坑。每当台面上的火山弹被冲走后,海浪还会挟带岩屑继续磨蚀那些坑坑窝窝,使之形成大大小小的圆桶状瓯穴。海蚀产台上有时会残留下一些坚硬的岩石柱体,这就是海蚀柱。猪仔岭就是一个巨大的海蚀柱,高35米、宽不足30米,长却有100米左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